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9.98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魂落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飛絮,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對象;尋花問柳的人,每天沉迷女色,精神恍惚,完全不顧自己的人生。加上倡家老鴇不管天理,轉眼無情,常把人弄得傾家蕩產,敗名失德,喪軀隕命。倡妓這個行業這才常被人說是無底之坑、不滿之井,變成了害人的地方。
胡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亂說、瞎編。[例]不管他胡謅些什麼,你都不要信以為真。
善用機緣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中的意外事件,是極為重要的能力。他擴展社會學習論的觀點,意思是人成長的環境中充滿無數的意外奇緣,不管是正向、負向都會提供意想不到的學習機會,進一步培養抓住機會的態度,是相當正向、鼓勵性的理論。Williams等人(1998)研究發現,13位成功女諮商學者的生命中至少都有一件意外事件對她們的生涯造成影響,這些意外事件帶來的是生涯方向的重大改變,活化生涯興趣、改變自我概念、增加自信以及與重要專業人士產生連結,本研究結果認為機會和計劃都是參與者生涯之路的重要因素。如參與者所言,人是無法為偶然事件做計劃的,偶發性事件常發生,...
自我應驗預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表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文而來,旨在解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表現,例如,標籤某人為罪犯,而以罪犯對待之,那個人可能就傾向於他人期望而產生犯罪行為。 應用於1968年由美國心理學家桑莎(R. Rosenthal)與傑柯布遜(L. Jacobson)將其應用在教育上,進而出版《教室中的比馬龍》(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一書,提出教師期望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 後續研究進展古德(T. L. Good...
撮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雙方拉攏在一起。《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想是前世姻緣,我等當為撮合。」《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你如今不管他喇子不喇子,替他撮合成了,自然重重的得他幾個媒錢。」
一髮千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鈞一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
貫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貫通、通徹。如:「這件任務不管遭遇任何困難,都要貫徹到底。」
辱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侮辱責罵。《三國演義》第五回:「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罵其師,惇殺之,逃於外方。」《紅樓夢》第一五回:「不想守備家聽了此信,也不管青紅皂白,便來作踐辱罵:『一個女兒許幾家?』」
天翻地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老子是箇占便宜、不肯擔當做事底人,自守在裡,看你外面天翻地覆,都不管,此豈不是少恩?」
鼓舌如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簧,樂器中的簧片振動就可發出聲音。「鼓舌如簧」形容能說善道或連續說話不停止。如:「這件事我已下決心不管了,你再鼓舌如簧也沒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