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52.00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米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歲時才一圓學畫的夢想,並於西元1837年 (23歲),獲得瑟堡市的獎學金,前往巴黎深造。米勒首先在印象派畫家戴拉勞西門下學習,在此期間與一位諾曼第的姑娘結婚,然而好景不常,一向發放不穩定的獎學金在第二年期滿,妻子在婚後三年更不幸死亡,米勒迫於生計只好將畫風改變為「洛可可」的形態,創作些裸女、代有華麗資產階級氣息、小型神仙畫,以迎合當時的市場,直至他無意間聽見他人對他的評論——「米勒專畫裸女」,大受打擊的米勒決定貫徹自身的繪畫信念不再為錢創作自己不熱愛的主題,在第二任妻子的支持下,米勒一家於西元1849年搬至生活花費較低...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壯山河」典源作「氣壯河山」。唐朝張說這篇〈洛州張司馬集序〉主要介紹張希元的生平、才學及文筆。開頭就點出張希元給人的印象,並以「氣壯河山」一語來形容張希元表現出來的氣勢,像高山大河一樣雄壯豪邁。「河山」、「山河」意思都指山岳與河流,所以又可作「氣壯山河」,用來形容氣勢如高山大河般雄壯豪邁。出現「氣壯山河」的書證如明代王世貞《鳴鳳記》第三二齣:「生離死別何足慮!但願得早旋旌旆,氣壯山河金戈挽落暉。」
團體迷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不必負責任;3.道德觀:團體成員認為大家做決定,不必考慮做決定之後的倫理或道德的後果;4.刻板印象:團體成員發展出一種刻板印象,認為反對一方的領導者是多麼邪惡難以溝通協調,或者多麼愚蠢難以對抗或擊敗他們的決定;5.施壓:團體成員會對於不同意見者給予壓力,使其順從大家的意見;6.自我抑制:團體成員會自我抑制,避免偏離團體共識,不會提出任何質疑;;7.無異議:團體成員存有一種無異議的幻覺,容易順從大多數人的想法;8.心理防衛:團體成員會保護團體所...
雄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而有力的論辯。[例]這場辯論會雙方的滔滔雄辯,令人印象深刻。
梵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3~1890)荷蘭後期印象派畫家之一,使用朱、黃等色彩,以大膽奔放的筆觸,創作富有感情而且明朗的作品。其一生坎坷的命運,充滿了故事性。作品有〈吃馬鈴薯的人們〉、〈自畫像〉、〈奧貝爾的教堂〉等。
金迷紙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紙醉金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紙醉金迷」原作「金迷紙醉」。唐昭宗時,有個專門醫治毒瘡的醫生孟斧,他時常出入王宮為皇室成員治病,當時對宮室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隱居蜀中時,特別將一個小房間布置得窗明几淨,使用的器物都貼上金紙,金光四射,十分耀眼。有人親眼看過,回去後跟人說:「在這個房間歇息,會讓人沉醉在絢爛奪目的光彩之中。」後來「紙醉金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以顧八代子孫甚貧為名,特賜其後代賞銀萬兩。顧八代的廉潔奉公,無疑帶給當時正步入三十壯年的雍正,深刻印象及相當的影響。由於康熙嚴格而紮實的傳統正規教育,使得雍正從小就通曉四書、五經等正統儒家經典;也掌握了滿文、漢文等文化知識,養成讀書和思考問題的習慣,奠定日後鑽研佛典的基礎。此外,雍正在滿、漢文字,經、史及書、畫方面都有相當的漢文化素養。雍正雖也能賦詩作文,有《御制文集》問世,但雍正一生的詩文總量,遠不如乃父乃子,所以雍正給後人的印象,似乎沒什麼詩...
淡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印象淡薄。如:「都這麼些年了,那件事在人們的記憶裡已經淡漠了。」
不護細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釋義2 譯文3 相似相反詞3.1 相似3.2 相反4 例句 出處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 釋義 護,保全。細行,小節。 譯文 縱觀古今文人,大多都不拘小節,很少能在名節和節操上立身的。 相似相反詞 相似 不拘小節、落拓不羈、直情脛行 相反 進退合宜、嚴以律己、規行矩步 例句 不護細行是大多數人對藝術家所存有的刻板印象
影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模糊的印象。《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是個讀書人,並不在這上頭考究,所以有些規矩,大半忘記,只恍惚記得一點影子。」也稱為「影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