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林亨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創作觀點4 連結 生平  筆名亨人、桓太,1924年12月11日生於台灣當時為「台中州北斗郡北斗街」的外祖母家。年少時常陪伴母親去外祖父墳前祭拜,墓碑上除外祖父名字還刻上了「詩人」頭銜,對林亨泰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覺得「詩人」是一個偉大而特別的稱呼。  林亨泰十四歲準備投考台中一中前夕,母親因難產辭世,由其〈死去母親的幻影〉一詩可看出母親的辭世對林亨泰的衝擊。加上父親在百日內續絃以及繼母的別待遇,在林亨泰的性格留下至深的影響:沈默、不善言詞,卻對文學與沉思默想有著極大的喜愛。  高中時期的林亨泰對...
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強的人。[例]印象中爸爸是位強人,他好像永不休息的在做事。
皮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淺表面的觀察。《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2.膚淺而不深入。如:「皮相之談」、「皮相之見」、「皮相的批評」。
3.外表、表面。如:「看人不能只看皮相的美醜,而應深入觀察他內心的善惡。」
含羞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荷蘭人引進台灣,在低海拔開闊地區多有分布,現在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皆有蹤跡。植物通常給予人靜止不動的印象,相較之下含羞草的特性格外引人注目。歷代文章詩詞多有載錄。輕觸含羞草植物體,或風吹搖曳,小葉立即閉合靠攏,整片複葉下垂,如少女嬌羞帶怯的模樣,因而得名。<註2> 葉片運動 含羞草有名的葉片運動,是生物課本裡最佳教材之一。含羞草的葉柄,其基部膨大成「葉枕」的構造,葉枕內充滿水液,一經外力碰觸,水液就會四散流失,於是每一小葉紛紛下垂閉合,約20分鐘後即可恢復原狀。<註1> 藥效在藥用中,有止痛消腫、...
對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映襯。將兩種不同的人物或事實,對列比較,使讀者產生強烈印象的修辭法。如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於是,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校學習,並在那裏畢業。在中學時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師長,給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積極的指導,但整個的學習空氣是陳舊的。“書不讀秦漢以下,駢文是文章之正宗,詩要學建安七子;……氣度要清華疏曠”(《我的中學時代及其後》)。這一切曾給茅盾以古典文學的修養,但在他的回憶裏更多的卻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東西,他幾乎把課餘時間都消磨在看小說上。古典小說啓迪了他的文思,同時也在他的作文格調上顯露出印迹。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預科畢業後,由於家庭經濟的窘迫,便開始工作謀生。1916年8月,到...
顧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全編》。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開始詩歌創作,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家庭悲劇1979年顧城和謝燁(即雷米)在火車上邂逅,為了追求謝燁,顧城趕到上海,天天躺在謝燁家門前木箱子裡。1983年8月5日在上海與謝燁結婚。1986年參加北京市作協在昌平舉辦的「新詩潮研討會」,結識北京大學中文系女學生李英。1988年顧城夫妻前往紐西蘭激流島定居,生有一子木耳,顧城不能容忍小孩奪走...
裴斯塔洛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罰後,立刻與兒童握手,去吻他們,兒童們也就非常高興」。可見只要以純粹的愛為出發點,並不會給兒童們壞的印象,也不致引起他們的誤解。他說:「教育家如果想要指導兒童,這種善不應該是動擺不定的,必須在本質上是善的,並且要讓兒童知道善的存在。」這是值得洗耳恭聽的。裴斯塔洛齊在斯丹茲書簡中敘述:「我和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他們把世界置諸腦後,也忘卻了斯丹茲,只知和我在一起,我也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的飲食就是我的飲食,我是一無所有,沒有家庭、沒有朋友、沒有僕人;有的,只是兒童。無論他們是健康的時候或是疾病的時候,我都跟他們在一起。我睡...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具現代感與國際性的幾何圖形」為元素來設計。以屏字為架構,加深大眾對國立屏東商業技學院座落於屏東的印象。在幾何圖形中,「以矩形為造型」代表校訓「誠、敬、禮」,並將其做「群化的集合」,代表校訓中的「群」。   將圖形發展為菱形,可代表中國算盤中的算珠,表現「中國的商業精神」。 教學單位 商業學群 國際貿易系暨國際企業所 財務金融系(所)會計系管理學群企業管理系暨經營管理研究所不動產經營系(所)休閒事業經營系暨休閒遊憩與創意產業管理研究所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系及企業電子化研究所資訊學群資訊管理系(所)資...
馬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奈(Edouard Manet,又譯馬內,西元1832-1883年),被視為印象派的開拓先鋒,但並非真正的印象主義畫家。目錄1 生平概述2 藝術風格3 重要作品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生平概述馬奈於西元183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的名門望族,在十七歲開始學畫後,自幼在上層階級受的薰陶、和音樂家、作家的交流,皆成為他藝術觀的養分來源,然而家中並不支持馬奈獻身藝術,馬奈輾轉到船上當水手,於後才回到巴黎的美術學院學習,此外,他還遊覽歐陸許多國家。西元186...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