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3738 ms
共 16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公亶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文王的祖父。初居邠,為避狄人侵擾,遷於岐山之下,邠人皆追隨,乃於其地立國,國號周。武王時,尊稱為太王。
|
古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簡介:2 創作歷程:3 創作理念及代表作:4 著作: 生平簡介:本名熊耀華,筆名「古龍」,台灣武俠小說家。祖籍江西南昌,幼時曾住過漢口。1938年6月7日出生於香港(戶口登記1941年出生,另有1937年出生的說法)。台北市成功高中畢業、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夜間部英語科肄業。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熊耀華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德聲教會小學。1950年漂洋過海,定居台灣。先就讀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初中部,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學(高中)。才華洋溢的熊耀華在這段時間大量寫詩,投稿藍星詩刊、成功青年等。可惜天倫夢碎...
|
古典樂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們通常把嚴肅性或藝術性的音樂稱為「古典音樂」,以別於「流行音樂」,這是將「古典」作為「傳統」的廣義解釋。而這種對「古典」的解釋並不精確,更和一般學者對於「古典樂派」的解釋有很大的出入。對於古典樂派較為確切的解釋有下列兩種:
1.專指音樂史上特別強調清晰、均衡和自然的風格,或重視客觀性和傳統的一段時期。這段時期大約是在一七五○至一八二○年間,此時音樂的發展由原先的複調音樂,轉變至由主調與和聲為主的音樂,他們所追求的是旋律的單純性。這種主調音樂與巴洛克音樂中賦格曲之不同處,在於賦格曲中的旋律常常只是依序進入、模仿和交替,但是聆聽者卻不易跟隨某一旋律進行,也無法清楚旋律中的樂句和分句... |
博古知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廣博,學識豐富,通曉古今之事。《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也作「博古通今」、「通今博古」。
|
古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體詩。是與近體詩(律詩、絕句)相對的一種詩體。僅講求用韻,不論平仄、句式。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清.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杜工部七言古詩,隨物賦形,因題立制,如怒猊抉石,如香象渡河。」
2.古代的詩。漢.班固〈兩都賦序〉:「或曰,賦者古詩之流也。」晉.皇甫謐〈三都賦序〉:「是以孫卿、屈原之屬,遺文炳然,辭義可觀,存其所感,咸有古詩之意。」
|
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人。《文選.張平子.思玄賦》:「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貞節。」《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承老父臺所惠冊頁花卉,還是古人的呢?還是現代人畫的?」
|
博覽古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遍閱古今之書。形容人見識廣博,學識豐富。漢.王充《論衡.超奇》:「故能說一經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漢書.卷一○.成帝紀》:「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稱職,奏議可述。」
|
懷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念古人古事。《北史.卷四二.常爽傳》:「景經涉山水,悵然懷古。」《文選.張衡.東京賦》:「望先帝之舊墟,慨長思而懷古。」
|
古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從前、昔日。如:「古早味」、「古早的人都較有人情味。」
|
弔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念往昔的人事。唐.李端〈送友人〉詩:「聞說湘川路,年年弔古多。」宋.朱熹〈短句奉迎荊南幕府〉詩二首之二:「弔古寧忘恨,開尊且破愁。」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