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8.16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好事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喜歡管閒事、多事的人。《紅樓夢》第五一回:「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弄出這古蹟來以愚人。」
時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局的艱難困苦。[例]在此多事之秋,希望大家能共體時艱,一起度過難關。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惹是非,不願多事。《紅樓夢》第七四回:「我想你素日肯勸我,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就可閒一時心,自己保養保養也是好的。」《官場現形記》第九回:「他生平最怕與洋人交涉,忽然發了一個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的念頭。」也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楊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曹植、曹丕等太子以下都願意與他交友,例如他曾贈曹丕王髦劍,曹丕對此劍甚感珍惜;而曹植更屢次寫信給他。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
良莠淆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良莠不齊」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張鷟《朝野僉載》稱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其源流始末,則劉師退先生所述為詳。蓋舊滄州南一學究與狐友,師退因介學究與相見,軀幹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時,乃類道士。拜揖亦安詳謙謹,寒溫畢,問枉顧意,師退曰:「世與貴族相接者,傳聞異詞,其間頗有所未明。聞君豁達,不自諱,故請袪所惑。狐笑曰:「天生萬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為狐,正如呼人為人耳,何諱1>之有?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人不諱人之惡,狐何諱狐之惡乎?第言無隱。」 〔注解〕 ...
良莠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良莠不齊」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張鷟《朝野僉載》稱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其源流始末,則劉師退先生所述為詳。蓋舊滄州南一學究與狐友,師退因介學究與相見,軀幹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時,乃類道士。拜揖亦安詳謙謹,寒溫畢,問枉顧意,師退曰:「世與貴族相接者,傳聞異詞,其間頗有所未明。聞君豁達,不自諱,故請袪所惑。狐笑曰:「天生萬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為狐,正如呼人為人耳,何諱1>之有?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人不諱人之惡,狐何諱狐之惡乎?第言無隱。」 〔注解〕 ...
好事之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多事的人。如:「本來沒什麼事,但是被好事之徒一攪局,這事就變得複雜難辦了!」
耗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耗損、敗亡。《詩經.大雅.雲漢》:「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唐.李華〈弔古戰場文〉:「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源,提供參考。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
一木難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獨木難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很多事情,因為太過龐大繁重,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需要眾人共同合作一起來完成,就好像用一根木頭撐不起來的東西,如果多用幾根木頭,就可以共同把它撐起來。在《慎子.知忠》中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意思就是說,蓋廊廟那樣龐大的建築所需要的材料,不是一棵樹木上的枝幹所能完全提供的;同樣的,一個國家的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也不是君王一個人的能力所能承擔,必須依賴其他朝臣同心協力。這就是「獨木難支」的道理。後來「獨木難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在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中,另有一個關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