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情緒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沙洛維(P. Salovey)和新罕布夏大學心理學教授梅耶(J. Mayer)所提出情緒智能。包含三大要素:一、自我與他人的情緒評估與表達。二、自我與他人的情緒調控。三、有效運用並管理情緒(包括彈性、創意、轉移、激勵)。後人則延伸推廣應用於不同領域。
|
道德理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理智主義或理智決定論(Intellectual Determinism)與道德意志主義(Moral Voluntarism)對立,前者指德行(virtue)全然是由有知或無知決定,理智知識是決定人類道德的唯一因素;後者則以為德行雖然受到理智影響,卻取決於意志,知易行難、明知故犯皆因意志薄弱的原故。
西方倫理學上理智主義的代表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意志主義的代表者則是他的再傳弟子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蘇格拉底主張「德即知」(Virtue is knowledge)。認為人是主動認知的道... |
益智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夠促進智慧成長的遊戲即益智遊戲。兒童在遊戲中接收環境刺激,運用其認知基模(schema)來遊戲,或由遊戲經驗中擴充他的經驗而獲得概念的學習、知識的增加或創造的啟發。
皮亞傑(J. Piaget)認為由兒童所呈現的遊戲型態可以看出其認知發展的能力。事實上,遊戲不僅可以反映兒童的認知發展,也可以促進認知發展。認知是個體本身適應環境的過程,即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之間求得平衡。遊戲使兒童處在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在遊戲過程中同化作用大於調適作用,透過遊戲練習並鞏固最新的技巧,進而達到熟練的程度。 韋考斯基(L.S. Vygo... |
心智歷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智歷程」(或稱mental process)或稱「思考歷程」(thought process),代表人類心靈(mind)在面臨問題情境時,主動建構與解決問題的一種歷程。
從十八世紀起,西方的一些教育思想家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開始重視感官經驗在教育過程的重要性;其中以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與福祿貝爾(F.W.A. Froebel, 1782~1852)等人為代表。然而盧梭雖然重視感官經驗在發展早期兒童的判斷力方面的重要性,但也認為在兒童... |
鬥智鬥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2.語譯 鬥;爭鬥;智:智慧,聰明;力:氣力。用智謀來爭勝負,憑力氣分勝負。 3.故事內容 <<無&g...
|
情急智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勢危急下,突然想出應對之策。《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湯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條主意。」
|
智能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目錄1 智能不足的定義和特質2 智能不足兒童的教學策略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智能不足的定義和特質「智能不足」的定義是指兒童於發展時期產生一般「 |
殫智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智識與精力。《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懽樂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也作「竭智盡力」。
|
神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智慧。《魏書.卷三三.李先傳》:「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補王者神智。」
|
仁智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同一件事情,因著眼點不同,看法因人而異。如:「人性本善或本惡,這是仁智互見的問題,難有定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