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3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個別化科學教學系統(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化科學教學系統」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在一九七○年代,為將來不準備主修自然科學的高中學生所發展的科學課程。此項課程計畫的主持人為柏克曼(Ernest Burkman)博士,其亦是「中級科學課程研究」(Intermediate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 ISCS)計畫的主持人。
此項課程發展計畫之理念,主要是有鑑於在一九六○年代所發展的新科學課程,特別強調科學過程技能的培養,雖然對培養未來的科學家略有幫助,但是,卻也由於教材內容較為艱難,也較缺乏彈性,使得將來不擬主修科學的學生,視科學為畏途,而...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臺灣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正規教育分為4級,即學士、碩士、博士及不授予學位的3年制專科教育。圖書館學的學士教育始於民國44年(195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設立的圖書館學組,其後國立臺灣大學(1961)、輔仁大學(1970)及淡江大學(1971)分別成立圖書館學系及教育資料科學系。碩士教育始於1980年臺大圖書館學系設立的碩士班,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則於1991奉准設立研究所碩士班,輔大於1994年改為圖書資訊系,並設立碩士班。博士班於1989年在臺大圖書館學研究所設立,也是迄1993年為止臺灣地區唯一的圖書館學博士班。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於1964年設立圖書資料科,招收日夜間部...
|
中級科學課程研究(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級科學課程研究」是在一九六六年,美國佛羅里達卅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柏克曼教授(Ernest Burkman),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經費支助下,所發展之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科學課程,其適用對象為初中階段七至九年級的學生;在一九七○年代,是美國最盛行的初中科學課程之一。
「中級科學課程研究」的課程發展是基於下列四個理念,即: 1.初中階段的科學教育應該以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為核心來設計,讓學生對其日常生活所面臨的事物、問題,能有基本的... |
[一九五九年年鑑第一部分-科學教育的省思](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五九年年鑑第一部分-科學教育的省思]由巴納德(J.D. Bamard)為首之委員會負責撰寫,美國國家教育研究學會(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於一九六○年出版。由於一九五七年蘇聯成功的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考量國家安全、經濟穩定、公眾利益及自由社會之維持皆與科學的發展和應用有密切關係,加上世界工業化的趨勢,因而引發科學教育改革之浪潮。此年鑑主要就美國公立學校的科學教育概況、科學教學的目標、科學課程的發展、科學教育的評鑑與督導、科學師資培育、科學教育的議題與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一省思並提出建言。其要旨如下:
1... |
統整科學教育(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整科學教育也稱統整科學教育聯盟(Federation for Unified Science Education, FUSE),為一九七○年代科學課程改革運動時的產物之一,由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沙瓦特(Victer M. Showalter)及湯姆生(Babarra Thomson)二位教授共同主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經費。
該課程的理念為中、小學的科學不應分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學門,而且每位老師應有能力針對他們學校的地區特性及學生的特質設計科學課程。 統整科學教育是以概念(concept)、過程...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於民國64年(1975)4月創刊,每年4月、10月各出版一期,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與美國華人圖書館員協會(Chinese American Librarians Association)合作編印。旨在聯繫國內外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界從業人員與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各方面的問題。所登載之中、英文論文包含圖書館與資訊科學之新知、專論及相關之書評、譯述、評論等。
此分刊物之特色為英文稿多於中文稿,每篇論文之前皆有100至150字之英文摘要,作者介紹則位於每篇首頁之底。 近年來,刊物之邀稿對象已擴及大陸地區,亦有多篇論文報導大... |
俄羅斯教育科學院院士、通訊院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院士為俄羅斯教育科學院最高榮譽的學術位階,其次為通訊院士。
院士的產生是由教育科學院大會就全俄羅斯境內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及高等學校中,遴選出教育科學研究有卓越貢獻、著作豐富的學者或教育家來擔任。院士的職權主要為主持教育科學院的科學研究工作,在其所隸屬的學部中對各項事務享有建議權與決定權。(通常由於其地位崇高,學部內重大事務皆會徵詢該部院士們的意見。)該項頭銜為終身制,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四年俄羅斯教育科學院院士共有九十三位。 通訊院士的產生則是由教育科學院各學部就其專業領域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遴選出傑出的研究人員,然後送交教育科學院大會,經過大會表決,若多數贊成,即批准生... |
生物科學課程研究(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科學課程研究」是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簡稱AIBS)在一九五○年代晚期,為改進高中生物教育而推動發展的生物課程。其研究經費主要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簡稱 NSF)。
「生物科學課程研究」計畫主要由一指導委員會所推動,指導委員會的成員均為著名的生物學者與生物教育學者。在一九六○年代初期,「生物科學課程研究」出版了三套適用於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物教科書,分別稱為黃版(yellow version)、綠版(green version)和藍... |
非常態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態科學是常態科學的反面,孔恩(T.S. Kuhn)將科學發展時期畫分為「常態科學」與「非常態科學」;在典範(paradigm)指導下所發展出來的科學稱為「常態科學」,但是任何一個典範都不能窮盡真理,隨著常態研究的深入,當異例出現的質與量不斷增長,典範在不斷的修改之下,以致面目全非,理論面臨重重矛盾而混亂不堪,人們對於典範的信心動搖,科學家感覺到這些異例構成了對於典範的根本威脅,於是發生孔恩所說的典範「危機」,當典範的一切調整均屬無效,唯一需要的是尋求一個新的典範來替代舊的典範,於是引發一場質變的「科學革命」,在舊典範失靈與新典範重新建立之前的這一科學發展狀態,就是非常態科學。而非常態科...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是大陸地區研究和發展科學博物館事業的群眾性學術團體,成立於一九八○年十一月。歸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其宗旨為努力發展本國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事業,繁榮學術研究,推進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準。協會下設博物館學理論研究會及博物館技術委員會;並編輯出版〔大自然〕雜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