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釋道恆〈釋駁論〉(據《弘明集.卷六》引)1>然垣牆峭峻,故罕得其門;器宇幽邃,稀入其室。是以道濟彌綸,而理與之乖;德包無際,而事與之隔。子執迷自畢2>,沒齒3>不悟,蓋有以也。夫日月麗天,而瞽者莫睹其明;雷電震地,而聾者不聞其響,是誰之過與?而方欲議宮商之音,蔑文章之觀,真過之甚者。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南朝梁.武帝〈移檄京邑〉。
(2) 自畢:自我限制。
(3) 沒齒:終身,永遠。〔參考資料〕 南朝梁.武帝〈移檄京邑〉(據《梁書.卷一.武帝本紀》引)今資斧所加,止梅蟲兒、茹法珍而已。諸君咸世冑羽儀,書勳王府,皆俛眉姦黨,受制凶威。若能因變立功,轉禍為福,並誓河、岳,永紆...
|
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止息、停止。《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手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
01.《明史.卷一八六.楊守隨列傳》:「天下嗷嗷,莫措手足,致古今罕見之災,交集數月以內。」 參考詞語︰無所措手注音︰ㄨˊ ㄙㄨㄛˇ ㄘㄨㄛˋ ㄕㄡˇ漢語拼音︰wú suǒ cuò shǒu釋義︰猶「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六.指摘科場》:「向來所居為奇貨者,一旦喪氣失志,無所措手矣。」
|
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晉.夏侯湛〈閔子騫贊〉:「聖既擬天,賢亦希聖。」
|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想要停止卻做不到。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上以周孔為關鍵,畢志一誠;下以嗜欲為鞭策,欲罷不能。」
|
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平二滿」的意思也是普普通通,所以可以和「七上八下」相對。但是這種「七之上、八之下」的用法,後世罕見。
|
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朝代名。(西元1279∼1368)元世祖忽必烈滅宋後稱帝,建立元朝。版圖跨越亞、歐兩洲,是世界史上罕有的龐大帝國。
|
狼狽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的記載,相傳狼和狽是兩種外形上很相似的野獸,只是狽的前腳非常的短,因此一定要騎在兩隻狼上面才能行走,沒有了狼,根本就無法行動,所以世人常將行事無法順利推展,處境困頓窘迫的情況稱為「狼狽」。狼和狽會聯手做壞事。聽說,曾經有人獨自經過一處人煙罕至的地方,遇見了幾十隻的狼,情急之下,就趕緊爬到草堆上。其中有兩隻狼就鑽進了一個洞穴中,背出一隻老狼來,老狼來到草堆下,用嘴拔除草堆上的草,其他的狼看了,也跟著學牠的動作去拔草,眼看著草堆就要垮下來了,正巧遇到一群獵人經過這裡,把這個人救了出來。事後這些人一起挖掘這個洞穴,在裡面抓到了一百多隻的狼,就將牠們殺死,而大家都懷疑那隻老狼...
|
一曝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暴十寒」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2>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4>至矣,吾如有萌5>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1) 或:通「惑」,疑惑。(2) 不智:不聰明。(3)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4) 寒之者:比喻阿諛諂媚之人。(5) 萌:啟發。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