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身上領會。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書本傳授給後人。大王,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後來「得心應手」這句成語就從工匠輪扁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技藝熟練,運用自如,或用來比喻做事順利。
盡信書不如無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後指讀書不可拘泥於書上所載,一味盲從。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百出不窮注音︰ㄅㄞˇ ㄔㄨ ㄅㄨˋ ㄑㄩㄥˊ漢語拼音︰bǎi chū bù qióng釋義︰猶「層出不窮」。見「層出不窮」條。 01.宋.葉適《水心別集.卷四.進卷.兵權上》:「至於孫武,始棄法而言智。其著兵之情,奇正分合,豫應天下之變,百出而不窮,以詐自名於世,而曰兵徒詐而已矣。」(源)
養尊處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洵〈上韓樞密書〉(據《嘉祐集.卷一○》引)御將者,天子之事也;御兵者,將之職也。天子者,養尊而處優,樹恩1>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故其道不可以御兵。人臣執法而不求情,盡心而不求名,出死力以捍社稷。天下之心繫於一人而已不與焉,故御兵者,人臣之事,不可以累天子也。今之所患,大臣好名而懼謗,好名則多樹私恩,懼謗則執法不堅,是以天下之兵豪縱至此,而莫之或制也。 〔注解〕 (1) 樹恩:施恩結好。
標新立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張,以表示與眾不同。《隋唐演義》第三一回:「但今作者,止取體豔句嬌,標新立異而已,原沒甚骨力規則。」也作「標新領異」、「標新取異」。
一板一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人講關係,走門路,如果孔子再世,還用他那一套仁義道德,一板一眼地只會讀書,終究也只能當一個書呆子而已。在今天的用法上,「一板一眼」較為常用。如:「他這個人做事向來一板一眼的,你擔任祕書,千萬馬虎不得。」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國之君,天下的士人都來投效,四方的諸侯都莫敢不服,是多麼尊貴!而世間的高士,都是住在鄉野的『匹夫』而已,怎麼可以跟君王比?」顏斶又反駁說:「當然不是!古代聖王都是有賢士的幫助才能建立功業,就是因為他們能尊重士人,不恥下問,諸侯還用『孤』、『寡』等自稱,表示自己得不到臣民愛戴。之所以被稱為明主,就是因為他們明白士人的尊貴,能夠禮賢下士。」齊宣王聽了他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便表示要請他當國師,讓他以後每天有美食可享用、有華車可以乘坐,連妻子都有漂亮的衣服穿,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但是,顏斶卻推辭了,寧願回歸鄉里,過平淡的生活,並說自己可以「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意思就是沒有肉吃的話,就把吃飯時間...
一意孤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謝絕一切請託,按照己意獨立處理公事。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趙禹傳》:「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有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後多用作貶義詞,指某人不接受勸告,固執己見,獨斷獨行。清.袁枚《隋園詩話》卷三:「蓋一意孤行之士,細行不矜,孔子所謂『觀過知仁』,正此類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寒。《說文解字.水部》:「滄,寒也。」《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如釋重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重負」條。 01.宋.李覯〈強兵策第七〉:「不賢而易之,是去劇就閑,如釋負檐(擔),斯足以遂其私而已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