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顧草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顧茅廬」。見「顧茅廬」條。01.《南史.卷二六.袁湛列傳》:「(明帝)欽昂風素,頻降駕焉。及踐阼,奏事多留與語,謂曰:『我昔以卿有美名,親經相詣。』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顧草廬。』」三謁茅廬"> 
民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父孫中山先生建國的政治主張,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總稱為「民主義」。
2.書名。國父最重要的一部遺教,為中華民國建國的寶典。全書為國父於民國十年在廣州的講演詞,分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各六講,民生主義四講。
繞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儷,日不絕。」 譯文:從前有個名叫韓娥的歌著向東要到齊國去,中途,糧食吃完了。經過雍門時,便以賣唱換取食物。她離去後,歌聲仍繞著屋樑間迴盪天而不散去。 2.語譯  歌聲迴盪在屋樑間不散去。形容樂音之美,令人回味不盡。 3.故事內容 傳說戰國時期,...
段論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段論法」在西方傳統邏輯中亦名「段論式」、「直言段論」,或「段論」。嚴復在其〔穆勒名學〕一書中譯為「聯珠」。是以包含一個共同名詞的兩個性質判斷(即直言判斷)為前提,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為結論的演繹推理。
  段論法是由個判斷組成,即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直言判斷。大前提是有大詞的判斷;小前提是有小詞的判斷。例如:「凡是人都會死,孔子是人,所以孔子會死。」任何一個段論法,都有個概念和個判斷。在結論中不出現而在兩個前提中出現的共同概念,如例中的「人」稱為中詞;在結論中作為主詞的,如例中的「孔子」稱為小詞;在結論中作為謂詞的,如例中的「會死」,稱為...
餐不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餐無法接續。形容生活貧困,連吃飯都有一餐沒一餐的。如:「他因生意失敗,導致全家餐不繼。」
時估計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時估計法2 理論原則3 期望時間3.1 樂觀時間(Optimistic Time,簡稱To)3.2 悲觀時間(Pessimistic Time,簡稱Tp)3.3 最可能時間(Most-Likely Time,簡稱Tm)3.4 期望時間(Expected Time,簡稱Te)4 不確定性5 參考資料 時估計法 理論原則每一項工作的執行,都必會受許多因素所影響,而每一項因素皆非人力所能控制或掌握,舉例而言,當舉辦一個活動時,最害怕的莫過於氣...
十六計走為上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態已經難以挽回,別無良策,唯有一走逃避了事。典出《齊書.卷二十六.王敬則傳》。[例]眼見大勢已去,他十六計走為上策,溜得不見蹤影。
一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人唱而人隨著發出讚嘆之聲,予以應和。《文選.陸機.文賦》:「雖一唱而歎,固既雅而不豔。」唐.李善.注:「唱,發歌句者;歎,人從而歎之。」也作「歎」、「一倡歎」。
2.比喻詩文優雅宛轉,韻味綿延。宋.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詩:「長篇小字遠相寄,一唱歎神悽楚。」也作「一倡歎」。
天無日晴,地無里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天候不佳,地利貧瘠,作物成長不易。特指貴州一帶的氣候特點和地理環境。
連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元,指解元、會元、狀元,分別為科舉制度下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連中元」指接連在鄉試、會試與殿試中考取第一名。明.沈受先《元記》第二齣:「玉帝敕旨:謫下文曲星君與馮商為子,連中元,官封五世。」
2.比喻接連獲勝。如:「在益智問答比賽中,我連中元,博得滿堂掌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