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0.70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指示。相當於「此」、「這」。《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齊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愛之心也。」唐.杜甫〈示從孫濟〉詩:「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飧。」
捨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糾劾、檢舉。《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方進)十餘年間至宰相,據法以彈咸等,皆罷退之。」《宋書.卷八七.蕭惠開傳》:「偃任遇甚隆,惠開不為之屈,偃怒,使門下推彈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追求、追尋。《國語.晉語四》:「饜邇逐遠,遠人入服,不為郵矣。」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勢力。出發前寫了一篇〈移檄京邑〉,向當地的領袖喊話,說他們受到良好的教養,只是受制於惡人,才不得不為亂。若歸順朝廷,即能轉禍為福。但若還是「執迷不悟」,與朝廷對抗,一旦大軍壓境,將會萬劫不復。此處的「執迷不悟」就是這樣的用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助益、裨益。如:「於事無補」、「不無小補」。漢.王充《論衡.自紀》:「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自問自答的設問。(註二)如:1.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天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2.梁啟超<學問之趣味>:「問我忙什麼?忙的是我的趣味。」3.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激問凡是激發本意而問,叫做激問,屬於問而不答的設問,答案往往在問題的反面。如:1.藍陰鼎<飲水思源>:「要是上頭沒有水不斷地來,下頭的水又有甚麼用呢?」→「要是上頭沒有水不斷地來,下頭的水是沒有用的。」2.<木蘭詩>:「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兩兔傍地走,不能辨我是雄雌。...
華而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華而少實注音︰ㄏㄨㄚˊ ㄦˊ ㄕㄠˇ ㄕˊ漢語拼音︰huá ér shǎo shí釋義︰即「華而不實」。見「華而不實」條。 01.《東觀漢記.卷一一.陰興列傳》:「張氾、杜禽與興厚善,以為華而少實,但私之以財,終不為言,是以世稱其忠平。」 參考詞語︰多華少實注音︰ㄉㄨㄛ ㄏㄨㄚˊ ㄕㄠˇ ㄕˊ漢語拼音︰duō huá shǎo shí釋義︰即「華而不實」。見「華而不實」條。 01.《意林.卷三》引揚雄《太玄經》:「淮南王安多華少實。」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荀卿論〉(據《蘇東坡全集.應詔集.卷九》引)1>子路2>之勇,子貢3>之辯,冉有4>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然三子者,每不為夫子之所悅。顏淵默然不見其所能,若無以異於眾人者,而夫子亟稱之,且夫學聖人者,豈必其言之云爾哉?亦觀其意之所嚮而已。夫子以為後世必有不足行其說者矣,必有竊其說而為不義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為非常可喜之論,要在於不可易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 (2) 子路:仲由(西元前542∼前480),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東)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
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意思是說,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回到故鄉,就好像穿著錦衣在夜裡行走,榮顯不為人知。所以「衣錦」即指功成名就之意。典源文中,傳主柳慶遠(西元458∼514),字文和,南朝梁河東解人。齊時為魏興太守、襄陽令。後蕭衍起兵,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受到信任。建國後重用柳慶遠,封為雲杜侯,後累官至雍州刺史。河東為今山西境內,黃河以東之地,雍州則包括今陝西、甘肅的大部分及青海額濟納等地,柳慶遠要去雍州上任,途中必先經過家鄉,故高祖為柳慶遠餞別之時,說道:「你這次前往雍州上任,順便功成名就回到故鄉,而且西邊的疆域也因為有你鎮守,我從此沒有後顧之憂了。」後來「衣錦還鄉」被用來形容人功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