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膽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誤食膽毒性魚類之膽所引起的中毒症。致病魚種為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鯉魚 (Cyprinus carpio)、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白鰱(Hu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黑鰱(Aristichthy nobilis)等淡水魚類。毒素主要分布於膽。在中國大陸、臺灣、泰國、香港、韓國等地都曾報告因吞食魚膽而中毒的案例。膽汁毒素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指出至少有兩種物質,膽鹽及膽醇。潛伏期約0.5~14小時,短時間內造成肝腎衰竭,嚴重者引起死亡。主要症狀包括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症狀;另外食後1~3天可出現黃...
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地方性氟中毒』。
沙門菌屬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沙門菌屬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菌主要有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豬霍亂沙門菌等。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特別是6至9月;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為病畜肉和帶菌性牲畜的肉類,少數為家禽和蛋類等。由沙門菌的內毒素和活菌引起腸炎,其潛伏期一般為12至24小時。最常見者為胃腸炎型,出現寒顫、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發熱。重症可有驚厥譫妄、脈搏頻弱並出現紫紺,可因心臟衰竭、無尿症及劇烈痙攣而死亡。尚有類霍亂型、類傷寒型、類感冒型及敗血症型。嘔吐物、糞便及可疑食物可分離出致病菌,治療可口服氯黴素或氨青黴素,並給以對症及支持療法。
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氨為無色氣體,為呼吸道、眼及皮膚刺激物。2500-6500ppm的濃度可引起眼角膜刺激,氣管傷害、胸痛及肺水腫等現象,甚至因為肺水腫而死亡。因為咽喉水腫引起上呼吸道阻塞,或呼吸道過度活動和氣喘。根據人體實驗吸入32到50ppm經過5分鐘可感受鼻腔乾燥,暴露在72ppm的濃度可引起胸部刺激現象,134ppm即引起眼、鼻、喉刺激。台灣曾在冷凍工廠氨氣外洩中毒之報告。
碳基鎳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些有機金屬與一氧化碳以共價鍵(coordinate covalent bonds)結合,叫碳基化合物(carbonyl compounds),由碳原子提供共用之電子偶。這些碳基化合物,大部份都具有毒性,其中以碳基鎳Ni(CO)4的毒性極大,且最常發生。其次就是Fe(CO)5、V(CO)6和Cr(CO)6等。通常是經由呼吸道吸入,為嚴重肺刺激物,可導致呼吸系統的病變,會有暈眩、頭痛、胸悶、噁心、失去平衡等徵狀。也可引起肺水腫。在30ppm濃度下吸入30分鐘可致死,通常3-13天死亡。復原病人會持續覺得過度疲乏,達二到三個月。
茄科植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因服食茄科植物,未成熟的果實、塊莖、或莖葉花枝中合有的solanine的引起的中毒。可能引起的植物包括茄子(Solanum melongena)、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懸星花(Solanum seaforthianum)、玉珊瑚(Solanum pseudocapsicum)、龍葵(Solanum nigrum)、刺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金盃藤(Solandra nitida)、夜香木(Cestrum nocturnim)等;此類植物亦常同時含有抗乙醯膽鹼成份(如金盃藤、夜香木)。中毒的症狀一般在2~24小時內產生,可包括噁心、嘔吐、...
中毒性腎病綜合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物通過免疫反應引起的腎病症候群,主要病變與膜性腎小球病變相似,腎小球基底膜損害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高。引起本症候群的常見毒物有汞、鉍、金、鈾、汽油及烴類化合物等。臨床特徵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和明顯水腫。除脫離接觸和使用特解毒劑外,治療原則與其他腎病症候群相似。
食品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攝食被有毒化學物質、病原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品或攝食本身含有天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過程為主的疾病。由疫學的觀點來看,當二人或二人以上攝食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泄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他有關環境檢體(如飲用水、砧板等)中可分離出相同類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事件。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毒素或急性化學性中毒而引起死亡時,則雖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事件。以病因物質來分,食品中毒可分為:細菌性食品中毒、有毒動、植物食品中毒、化學性食品中毒及類過敏性食品中毒。以台灣地區過去十五年發生的食品中毒依發生頻率的多寡來分,則其主要的病因物質依序為...
中毒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毒物引起的全血細胞減少症,即骨髓造血組織受毒性作用抑制,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種症候群。苯及其衍生物(如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抗腫瘤藥物、砷及重金屬、及某些有機磷農藥可能引起本症。臨床上以貧血、出血及感染性發熱為主要表現。診療原則與其他再生障礙性貧血相似。
中毒性呼吸道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吸入過量刺激性氣體和煙塵所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即鼻炎、咽喉炎、聲門水腫、氣管炎、支氣管炎。常見的刺激性毒物有硫酸、鹽酸、硝酸,二氧化硫、氟化氫、溴化氫、硫化氫,氨,鹵素,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三氯化銻、硒化氫、氧化鎘煙塵,硫酸二甲酯、二異氰酸甲苯,甲醛、丙烯青等。主要症狀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咳嗽和咳痰、胸悶及胸痛、呼吸困難等。檢查可發現鼻、咽部黏膜充血,肺功能顯示阻塞性換氣障礙。按病程可分為急性與慢性。中毒性慢性支氣管炎易導致阻塞性肺氣腫。治療除脫離接觸外,與一般呼吸道炎相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