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甲苯二異氰酸酯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甲苯二異氰酸酯為無色液體,易成氣膠,常發生於塑膠製品,為強刺激劑,對眼睛、粘膜及皮膚均有作用,為損害呼吸系統之強過敏物質,可引起哮喘,支氣管炎。一般在停止接觸後症狀即消失。有反復發作之傾向,0.5ppm的濃度即可導致呼吸系症狀,更高的濃度胸部有壓抑感,肺水腫、噁咀、嘔吐和腹痛之現象亦可發生,可持續數日。重複暴露在0.02pm亦可引起過敏現象,一旦有過過敏經驗,0.005ppm的濃度亦有少數人會氣喘。
工業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工作場所處理有毒物質不當時發生的中毒現象。
砷化氰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砷化氰(AsH3)為無色氣體,為溶血性劇毒,主要症狀為腹痛和醬色血尿,伴隨黃疸,吸入250ppm,30分內即可致死。10-50ppm可引起貧血,暴露久亦可致死。中毒之主要症狀是頭痛、無力、暈眩、腹痛、惡咀和嘔吐。暴露4-6小時後即排出黑醬色尿。有些病人皮膚變黃。少量暴露亦具有累積效應,吸入人體後氧化成三價砷As+3和氧化亞砷(As2O3),均具致癌作用。對病人的腎功能應密切觀察,如果血清血紅素達1.5g/dl或以上時,應輸血或換血。
汽油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汽油是以短鍵低碳為主的揮發性多種有機混合液,含有60-70%的烷烴(alkanes),25-30%芳香烴(aromatics)其餘為烯烴(alkenes),亦含有硫化物。芳香烴的毒性最大,毒性較小的輕烷約佔汽油的90%。汽油接觸到眼睛和粘膜具刺激作用。長久接觸皮膚會引起化學性灼傷。吸入大量汽油可引起暈眩、頭痛、及麻醉現象,在10,000ppm的濃度暴露4-10分鐘即有中毒現象。嚴重者,在興奮期後即轉為抑制,出現妄語、高熱及昏迷現象,可引起呼吸衰竭。
金屬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吞入或吸入重金屬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如鉛中毒
地方性硒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現在高硒地區的一種地方病,是由於攝入當地高硒食物引起的中毒。主要中毒症狀是頭髮與指甲脫落,部分病人出現皮膚症狀;在重病區,少數病人出現神經症狀,也可能有牙齒損害。流行時有明顯的地區性和家庭多發性,無性別差異。中國大陸湖北省恩施縣部分高硒地區在1960-1964年間曾發生硒中毒的爆發流行。該地區的硒主要來自煤層,通過穀物、蔬菜進入人體,在重病區估計每人每日硒攝入量達30mg以上,發病率高達83%,青壯年發病最多,外地人在當地進餐3-4日後即發病,牧畜全部死亡,病人一旦離開病區,疾病可以不治漸癒。預防和控制硒中毒須弄清硒在當地土壤及岩石中的分布情況,對於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地區,可改種其它經...
中毒性血小板減少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毒物引起血小板數減少的病症。抗腫瘤化學療藥、抗癲癇藥、苯、砷、碘化鉀、金製劑等,可通過直接毒作用引起本症。奎尼丁、阿司匹靈、頭孢菌素、保泰松、甲基多巴、奎寧、磺胺劑等則可通過免疫反應引起本症。其表現為自發性皮膚、黏膜及內臟出血。一般血小板少於5萬/毫米3時易出血,少於2萬/毫米3時可能嚴重出血。
化學性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食用遭毒性化學物質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引起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化學物質常有砷、汞鹽、鉛、鋇、亞硝酸鹽、氟化物、劇毒農藥及磷化鋅等。台灣在1979年有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中毒,為化學性食物中毒中牽涉人數最多的一個範例。
魚肝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誤食肝毒性魚類之肝臟所引起的中毒症。最早之報告病例出現於日本,多在十月至十一月間發生;臺灣地區亦曾有疑似病例。致病魚種為日本鰆(Scomberomorus niphonius, sawara, Japanese mackerel)、Stereolepis ischinagi (ishingai, seabass)、Petrus rupestris及Arctoscopus japonicus(Japanese sandfish)、異星鯛(Monnotaxis grandoculis)及部份鯊魚等。毒素存在於肝臟,加熱不會破壞毒性,臨床表現可能與維生素A過量(通常大於1,000,000 IU...
中毒性心肌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物直接或通過神經-體液作用機體引起的心肌疾病,如心肌功能障礙、心肌纖維變性和壞死。引起心肌病的毒物包括一氧化碳、砷化氫、硝基苯、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窒息性毒物;銻、砷、鋇、鈷等金屬或類金屬;氯甲烷、溴甲烷、氟化烴等鹵代烴;有機磷、有機氯農藥等。常見症狀有心悸、胸悶、乏力,嚴重時含心臟衰竭、肺水腫、休克及猝死。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心肌損害、心律不整及傳導阻礙等改變。治療原則除脫離接觸與特效解毒外,與一般心肌炎及心律失常相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