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0.2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貪求。《左傳.昭公十三年》:「晉有羊舌鮒者,瀆貨無厭,將及矣,為此役也,子若以君命賜之,其已。」
借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的警惕。如:「歷史上許多奮鬥不懈的人物,可作為我們努力的借鏡。」也作「借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破、破除。如:「破戒」、「破紀錄」。《紅樓夢》第一回:「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所有書中之人,但事跡原委可以消愁破悶。」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遵常理行事。後比喻違背社會俗尚,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漢書˙卷六十四上˙主父偃傳: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作逆行倒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謀生。如:「舌耕」、「筆耕」。《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既筆耕為養,傭書成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蠶。《晉書.卷一一○.慕容皝載記》:「其耕而食,蠶而衣,天之道也。」《新唐書.卷一一二.韓思彥傳》:「一夫耕,一婦蠶,衣食百人,欲儲蓄有餘,安可得乎?」
逐臭之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遇合也無常。說,適然也。若人之於色也,無不知說美者,而美者未必遇也。故嫫母執乎黃帝,黃帝曰:「厲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雖惡奚傷?」若人之於滋味,無不說甘脆,而甘脆未必受也。文王嗜昌蒲菹,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1>無能與居者,自苦2>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3>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4>。說有若此者。 〔注解〕 (1) 知識:相識的朋友。 (2) 自苦:自己感到很苦惱。 (3) 說:音ㄩㄝˋ,喜悅,同「悅」。 (4) 去:離開。
對酒當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著酒應當高歌。語出漢.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原用以感嘆人生苦短,要及時有所作為。後指應當及時行樂。宋.郭應祥〈減字木蘭花.棲鸞高士〉詞:「棲鸞高士,文采風流誰得似。年德雖高,對酒當歌氣尚豪。」《鏡花緣》第七八回:「遊玩一事既已結過,此刻是對酒當歌,我們也該行個酒令,多飲兩杯了。」
老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練的氣概充塞秋日的天空。※語或本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後用「老氣橫秋」形容人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用於形容擺架子,自命不凡;或是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凋零的落花隨著流水漂走,形容暮春殘敗的景象。※#語或出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後用「落花流水」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