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1819 ms
共 10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藏於內而不表露於外。唐.杜甫〈課伐木〉詩:「雷雨蔚含蓄,牆宇資屢修。」也作「涵蓄」。
2.詞意未盡,耐人尋味。常用來形容創作的技巧。宋.韓琦〈觀胡九齡員外畫牛〉詩:「採摭諸家百餘狀,毫端古意多含蓄。」也作「涵蓄」。
|
瀟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人清高絕俗、灑脫不羈。唐.杜甫〈飲中八僊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紅樓夢》第四回:「三則公私冗雜,且素性瀟灑,不以俗務為要。」也作「蕭灑」。
2.淒涼、悲楚。宋.周邦彥〈塞垣春.暮色分平野〉詞:「漸別離氣味難禁也,更物象,供瀟灑。」元.王修甫〈鬥鵪鶉.闕蓋荷枯套.小桃紅〉曲:「西風夜送廉纖雨,清燈一點,知人瀟灑,相伴影兒孤。」
|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石門方《山靜居詩話》:「詩貴有不盡意,然亦須達意。意達與題清切而不模糊、措語妙者,則曲折如意,頭頭是道。」
|
落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困潦倒而不得志。《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身落魄,生計皆無。」也作「落拓」。
2.率性豪放、不受拘束。唐.杜牧〈遣懷〉詩:「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戰術。渡過了河就把橋拆掉。比喻不念舊情,忘恩負義。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亦作過河抽板、過橋拆橋、過橋抽板。
|
格物致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物致知」為〔大學〕八目中的兩個,是誠意、正心乃至治國平天下的先行工夫。〔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說:「物格而后知至,如至而后意誠,……國治而后天下平。」可見格物致知是很重要的工夫。然而在〔大學〕文中,對格物致知的意義並沒有明確的解釋。後來的學者於是對格物致知作出各種不同的說法,據說有百數十種之多,而較重要的,是下面的幾種說法。
1.朱子及陽明的解釋 朱子在〔大學章句〕中,認為〔大學〕應有對格物致知作出解釋,如同對誠意、正心以至治國、平天下都有所說明一般,只是後來亡佚了。於是朱... |
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
耿耿於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事牽絆,不能開懷。明.黃道周〈與萬吉人書〉:「留都不能數晤,念西林月下,耿耿於懷,不圖今日追蹤無路矣。」清.湯斌〈答沈芷岸書〉:「去冬匆匆一晤,未得罄展積悃。别後企望雲帆,不禁耿耿於懷也。」也作「耿耿於心」 。
|
簞食壺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也。以萬乘之國4>伐萬乘之國,簞食5>壺漿6>,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7>而已矣。」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4) 萬乘之國:大國。乘,...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