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虔誠的心。佛教徒以燃香供養三寶,對於未燃香而其心相同者,稱為「心香」。南朝梁.簡文帝〈相宮寺碑銘〉:「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喜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生前所畫的肖像。宋.張瑞義《貴耳集.卷下》:「壽皇使御前畫工寫曾海野喜容,帶牡丹一枝。」《西遊記》第四○回:「一壁廂傳旨宣召丹青,寫下唐師徒四位喜容,供養在金鑾殿上。」也稱為「喜神」。
佛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養等活動。《西遊記》第一二回:「太宗召太僕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問佛事營福,其應如何?」
敦煌壁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千佛洞洞穴的牆壁上所發現的繪畫。唐代以前的繪畫多不存在,但敦煌千佛洞卻保存了大量的繪畫,非常有價值。壁畫內容分圖案、故事、佛像、供養像四類,是中國繪畫的寶藏。
郭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說中的人物。相傳為漢朝隆慮(今河南省林縣)人。養母至孝,每次供食於母,母必分與孫子吃。家貧,因兒與母爭食有妨供養,欲埋之,掘地卻發現金塊,金上寫有「天賜郭巨」四字,乃解其貧困。為二十四孝之一。
喜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生前所畫的肖像。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三折:「父親,你孩兒趁父親在日,畫一軸喜神,著子孫後代供養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九回:「他既是從小沒父母,他的父母總是年輕的了,何以所掛的喜神,畫的是一個老媼?」也稱為「喜容」。
翻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悔,對以前的事後悔而不承認。《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錢原許妾供養,妾亦怕他翻悔,已拏了他上直朱紅牌一面為信。」元.戴善甫《風光好》第四折:「一路上尋思,莫不他翻悔了這門親事。」
半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少許,為數不多。《董西廂》卷四:「鄧將軍你敢早行嗎?咱供養不曾虧了半恰,枉可惜了俺從前香共花。」也作「半掐」。
摩訶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曆七夕供養乞巧的小偶人。元.杜仁傑〈集賢賓.暑纔消套.集賢賓〉曲:「把幾個摩訶羅兒擺起,齊拜禮,端的是塑得來可嬉。」也作「魔合羅」。
經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置經書的書桌。《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梁武丁貴嬪傳》:「嘗於供養經案側,髣髴若見神人,心猶異之。」《西遊記》第三七回:「此時又困倦上來,伏在經案上盹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