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給戶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家戶戶生活富裕、充足。《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傳》:「使家給戶贍,足相供養。」
十殿閻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信仰中將陰曹地府分為十殿,分由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卞成)王、泰山王、平等(平正)王、都市王、五道轉輪王等十位閻王所掌理,合稱為「十殿閻王」。負責審判陰魂,給予刑罰並投入「六道」中進行輪迴。
善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稱能引發他人向上、增善去惡乃至證悟成佛的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六:「是故善男子應求善知識,親近、恭敬、一心供養而無厭足。」《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這裡有個海月禪林,那和尚是個善知識,送先生到那裡去住罷。」
三福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以父母、師長為報恩田;以修行人乃至佛陀為功德田;以貧窮困厄的人為貧窮田或悲田。因為對這些人供養,能生福,如田地生出滋養的植物。《優婆塞戒經》卷三:「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說多少供養如是三福田者,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多受利益。」
道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道的口糧。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俺也不是化道糧,也不是要供養,我則是特來相訪。」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請我做齋,待不去呵,恐怕誤了道糧。」
恩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父母、師長為恩田,因為他們對子女弟子有恩,所以對他們回報供養能生福,如田能生植物。《華嚴經探玄記》卷八:「問:『等是敬中如父母恩田與聖僧德田,勝劣云何?』」
燒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油炸食品。《西遊記》第四四回:「三清殿上有許多供養:饅頭足有斗大,燒果有五六十斤一個,襯飯無數,果品新鮮。」
摩喉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民間習俗於七夕日用來供養乞巧的偶人。也作「魔合羅」。
優缽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蓮花。為梵語utpala的音譯。《大寶積經》卷一○二:「以天花香,所謂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及諸花鬘、末香、塗香奉散世尊及餘供養。」
大年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除夕。為陰曆十二月最末一日的晚上。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大年日將你帖起,供養了饊子菜食,指望你驅邪斷祟,指望你看家守計。」也稱為「大年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