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2.7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方角杯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體珊瑚,珊瑚體外觀呈盤形圓柱狀,溝槽(fossa)通常深而明顯,最大直徑約7.5 mm,底部扁平,接近中心處稍微隆起。珊瑚體具有4組(S1~S4)隔片,呈六放排列,隔片上緣具細小齒突,稍微突出生長。珊瑚體隔片數量變異與個體大小有關,未成熟個體具有24片(S4尚未發育);成熟個體(3.5 mm)具有48片。S1最大且獨立,末端有時可見短小籬片(P1);S2略小於S1,末端與P2癒合並與S3常有連接;S3略小於S4,末端與S4末端及P3前端癒合,隔片長度為S1>S2>S4>S3。中柱針柱狀。肋片表面具有細小突起,通常具有一致的外觀和寬度,彼此間隔相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篇一.論文辨》:「某甲本不知文,而偏又習知文家似是而非之說,宜其拾人牙慧而又失所指,其不通二也。」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後來「以訛傳訛」這句成語,就從王柏文中「訛以傳訛」演變而出,指將不正確的訊息繼續傳播下去。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當朝的人物,於是諸葛亮把他廢為平民,流放到汶山。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佐劉禪的李嚴,在諸葛亮伐魏時,因造朝廷詔書,命令諸葛亮退兵,後來被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劉琰,操行不甚檢點,並且因為與魏延不和,而不見容於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見太后,在宮中停留了將近一個月,他因此懷疑妻子與劉禪有私,於是派人去抓妻子,還脫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終於因此被棄市。魏延,常常批評諸葛亮膽子小,嘆恨自己的才能無用武之地;諸葛亮病重時囑咐在他死後撤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仍然執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勛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狹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情的發生或出現。如:「興起」。《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姦賊亂貪戾之道興。」《史記.卷二四.樂書》:「而淫樂興焉。」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欲蓋彌彰」條。 01.《明史.卷二三○.蔡時鼎列傳》:「貌退讓而心貪競,外包容中而忮刻。私萌生,欲蓋彌著。」 參考詞語︰欲蓋彌章注音︰ㄩˋ ㄍㄞˋ ㄇ|ˊ ㄓㄤ漢語拼音︰yù gài mí zhāng釋義︰猶「欲蓋彌彰」。見「欲蓋彌彰」條。 01.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一三.晉明帝》:「怙慝而欲蓋彌章,不學於君子之道,雖智弗庸也。」
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外厲內荏注音︰ㄨㄞˋ ㄌ|ˋ ㄋㄟˋ ㄖㄣˇ漢語拼音︰wài lì nèi rěn釋義︰猶「色厲內荏」。見「色厲內荏」條。 01.《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厲內荏,以虛事上,無佐國之實。」 參考詞語︰內荏外剛注音︰ㄋㄟˋ ㄖㄣˇ ㄨㄞˋ ㄍㄤ漢語拼音︰nèi rěn wài gāng釋義︰猶「色厲內荏」。見「色厲內荏」條。 01.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太宗至道二年》:「小人則不然,內荏外剛,雖善談忠信,而履行頗僻,所以真難辨,然久而必敗。」
巧言令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美妙。令,善。「巧言令色」指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形容人矯情虛。語出《書經.皋陶謨》。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趙高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為帝,後為子嬰所誅。 (3) 丞相:指趙高。 (4) 闇昧:不明白、不清楚。闇,音ㄢˋ。昧,音ㄇㄟ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