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5991 ms
共 2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亞洲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成農場,這些習慣也已經消失了。其中亞洲象的體型較小一點,大約四千年前人類就開始馴化亞洲象,用於各種儀式、場合和各種繁重動物。儘管近年來野生亞洲象的數量已經有大幅減少,但是人們還是不斷的在捕捉和馴服亞洲象。從1979-1985年期間,每年有十萬頭大象被殺死,以滿足人類對象牙的需要。亞洲象近年來已經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註1)2. 亞洲象與非洲象的外型也稍微有些差別,亞洲象的後背比較弓,耳朵也較小,鼻子頂端也只有一個指突(非洲象有兩個指突)。亞洲象主要生活在森林裡,以草和樹葉為主食,通常會用鼻子將植物從地底拔出來或者是從...
|
移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動靈柩。如:「舉行告別儀式之後,便移靈至墓園安葬。」
|
閉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表演結束時,放下遮蔽舞臺的布幕。後比喻活動或事情結束。如:「閉幕儀式」、「閉幕酒會」。
|
傀儡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管」、「南管」兩種,演出時,與操偶師一樣,樂師也隱身在後臺演奏。 祭煞「祭煞」是道教中驅逐鬼魔的儀式,由於臺灣的傀儡戲都用在與道教有關的祭煞,了解「祭煞」便成為了解傀儡戲的重要環節。祭煞通常用於溺水、火災,在這些事故場所通常都會進行「鍾魁抓鬼」的表演,操偶師喃喃唸著咒語、邊操縱著黑臉的鍾魁或紫臉的田都元帥做出揮劍的姿勢,表示斬妖除魔。祭煞儀式並不是要給觀眾看的,也沒有人願意觀看這種儀式...
|
賽夏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9) 矮靈祭賽夏族的特色祭典「巴斯達隘祭典」,俗稱「矮人祭」、「矮靈祭」等。祭典第一天「迎靈」儀式,第二天「娛靈」,第三天「送靈」,一連四天三夜的祭典活動,總稱為「巴斯達隘祭典」。巴斯達隘祭典是台灣原住民族群中,現存相當完整也相當獨特的一種祭典,其完整性可以從祭典的歌謠和音樂性看出,其獨特性則是巴斯達隘矮靈祭是在對一族的恩怨雙重心理下,所產生的一種近似「贖罪」的祭典,與其他族群的豐年祭、祖靈祭或是感恩祭不同。(註二P.4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賽夏族Keyword:Saisiyat 參考資料鈴木 植(1999)。台...
|
教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徒集會傳教與舉行儀式的會堂。
|
告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朔,每月初一日。告朔是古代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歲末時,將來年每月的曆書頒給諸侯,諸侯拜受,藏於祖廟,每月朔日,以活羊祭告於廟,然後聽政。《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
|
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某些國家君主即位時所行的加冠禮。始於東羅馬帝國利奧一世即位,由君士坦丁大主教為其加冕。此後各國每援其例,但儀式繁簡不同。
|
道卡斯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采田福地」會舉行走田活動,即他們的祭祖典禮。所謂的「走田」也就是道卡斯族的馬拉松比賽,在傳統的走田儀式中,村裡會挑選跑得最快的十幾個人,約定一個目標後,看誰先由該目標跑回村裡,贏的人可以得到呢馬褂一件與獎金,其他人可以得到布、碗、碟等獎品。「采田福地」是一座供奉著道卡斯族祖先與土地公的廟宇,「采田」二字即為「番」字之拆解,為其涵義。(註一P.87)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道卡斯族Keyword:Taokas 參考資料許雅芬、張振陽、陳秋香、吳佳靜、吳玉婷、王芳屏、文上瑜(2002)。與山海共舞原住民(初版)。台北市:秋雨文...
|
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祭祀的儀式,將酒灑在地上以告神。《說文解字.示部》:「祼,灌祭也。」《書經.洛誥》:「王入太室祼。」唐.孔穎達.正義:「王以圭瓚酌鬱鬯之酒以獻尸,尸受祭而灌於地,因奠不飲,謂之祼。」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