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97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演員將某種故事或情節,以動作、歌唱、對白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例]戲劇通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與思想。
曹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他在文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樂府詩的經典作品。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也是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文學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輓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夏門行》原是感歎...
柳宗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故也稱為「柳河東」。唐代文學家。德宗貞元時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又貶柳州刺史,故也稱為「柳柳州」。為唐代古文運動主將,其詩文擅於刻劃山水,反映現實,風格清新峭拔。文集有《柳河東集》、《龍城錄》等。
比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譬喻,以彼物比此物,有象徵的效果。興,寄托,為觸景生情,因事寄興,有暗示的效果。比、興為《詩經》六義中的兩類,古代儒者認為這兩種手法便於描寫和反映現實,並適合於表現社會政治內容。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忘了我們的來處,不管將來過的燦然或黯淡,都不要忘記」。(引自洪醒夫《黑面慶仔》自序) 影響:(1)反映當時農村面貌:洪醒夫的農村文學背景,是五零年代中期到七零年代初期的台灣農村社會。此時台灣正處於農業社會轉型至工商業社會的階段,洪醒夫筆下的農村,雖然還保持著傳統淳樸的面貌,卻漸漸受到工商社會的影響而有所變遷,如工商社會貧富懸殊問題;人口外流、農村勞力不足問題;大批農田開闢成新興都市與工業區……。還有許多舊社會的謀生技藝逐漸沒落,人們的生活型態開始轉變等問題,都在其作品中留下時代的見證。(2)堅持人性的純美:一個真正的文...
李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制約的,所以我很願意去探討社會制約所影響的人性問題。」李昂小說裡經常觸及的「性」題材,其實是藉此來反映社會現狀。洪珊慧認為︰「李昂覺得『性』這件事,絕對不是架空起來,單獨的來寫它,否則極可能變成黃色小說,就算寫得精彩,也只是空無一物。她重視的是『性』在社會上的意義,對人造成的影響,尤其在急遽轉變中的台灣社會,『性』由八○年代之前的閉塞保守,到八○年代之後的莫衷一是。如今未婚生子非但不是新聞,國中生、高中生懷孕生子事件層出不窮。可見『性』的問題分明就充斥在生活四周,我們還能繼續視而不見嗎?」在台灣女性書寫中,邱貴芬指出﹕...
民主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價值(democratic value)民主如教育,均屬本質爭議性的概念,甚難作一清晰明確的界定。如果從民主亦為一種社會建構的概念來看,民主社會除需有健全良善的政府機關、反映民意的各類議會、百家齊放的言論自由等必要的機制外,尚須使民眾得以展開自身的理性能力,透過教育設施的傳道授業,以及公共輿論的溝通協商,獲致相當程度的共識,用以培養道德原則。然而,不論是否為必要機制的運作,或是理性能力的開展,或是道德原則的養成,皆須以民主社會中堅實穩固的價值為依歸,落實民主思想。至於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亦即是所謂的民主價值。皮德思將...
米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信仰,加以家中務農,因此多以「人物」作為一幅畫的主題,筆下的人物常源於聖經故事或是辛勤工作的農人,反映了他的「神觀」與生活背景。米勒並不像一般畫家一樣刻劃農村生活悠哉、寫意的一面,而是強調農民辛勤工作的面孔、一刻不的閒的辛勞。 重要作品<播種者>、<拾穗>、<晚鐘>、<牧羊女>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米勒英文關鍵字:Jean-François Millet 參考資料馮作民/譯 何恭上/編(1996)。西洋繪畫史。臺北:藝術圖書。頁159-161。何政廣(1996)。米勒。臺北:藝術家。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
反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回響、反映、反應、響應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諷刺唐朝宮廷酣歌宴舞,夜以繼日的佚樂生活的,如《秦王飲酒》;隱約反映宮廷事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批判憲宗求仙的,如《仙人》、《昆侖使者》;反對藩鎮分裂所造成的災禍和歌頌削平藩鎮叛亂的,如《猛虎行》、《雁門太守行》,這是李賀詩最重要的部分。二、個人發憤抒情。李賀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懷抱,雖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纏身,存在“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開愁歌》)的消沉情緒,但如《崇義裏滯雨》、《贈陳商》、《浩歌》、《致酒行》、《春歸昌穀》、《南園》其五等篇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