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78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波反映的光影。明.李流芳〈遊西山小記〉:「西山匌匒,與波光上下。」明.譚元春〈再遊烏龍潭記〉:「電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於雨,作金銀珠貝影,良久乃已。」
穀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朝,在漢朝終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四時八節2. 第二類反映氣溫冷熱狀況,如小暑、大寒…等3. 第三類表現自然生物因氣候變化而呈現的生息情況,如驚蟄、小滿…等4. 第四類表示降雨、雪的程度,如穀雨、大雪…等(註2)如上所舉例,穀雨屬於第四類。 穀雨神民間藝術家依照節氣特性,塑造出代表各節氣的形象,因此「穀雨」的形象便是一位一手持稻穀,一手拿杯水的雨師像,象徵意象為降雨使稻穀成熟。 與「穀雨」相關的俗諺「穀雨,補老母」:取諧音關係,故有台灣母親節之稱「穀雨宜雨不宜風,狂風一起穴飄...
綜合報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聞媒體針對某一新聞事件,多面並陳各方面的觀點,以呈現完整的報導;或將不同時間發自各地的相關新聞報導,統整呈現,皆稱為「綜合報導」。
衣裳楚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冠楚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衣冠楚楚」原作「衣裳楚楚」。《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蜉蝣〉一詩以有人以為是沒落士大夫的哀嘆,或嘆息人生短促的詩。詩中說到蜉蝣的翅膀薄又亮,真像鮮明的衣裳。可是生命朝生暮死,令我心很是傷悲,蜉蝣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的人生歸處在何方啊!詩中以「衣裳楚楚」形容服裝整齊亮麗。後來「衣冠楚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男子服裝整齊出眾。因古代男子盛裝,必須戴冠的緣故。
公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民教育指社會成員成為「好公民」的教育,以建立公民個體在社會的角色和地位,因此狹義的公民教育的內容會反映社會對公民政治、生活、社群等基礎關注,也反映在個人、家庭、社區、國家、全球各層面所需的公民知識、態度及價值觀。廣義的公民教育指「對公民群體的教育」也就是「現代國民教育」(popular education)的基本制度;換句話說:廣義的公民教育就是現代教育,是為現代國家中的個人,取得參與國家決策及發言權(包括立法及行政)的廣泛教育,以保證每個成員能...
王禹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求文章平易暢達,反對用詞艱澀。因此,他的散文平易近人,風格古雅簡淡,自然明快,藝術性較高,而且處處反映現實和社會,鮮明地體現儒學和注重教化的思想,既能直陳時弊,發表政見,又表達坎坷命途,內容非常充實,緊緊地結合了古文與時政。他稟承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無論從理論與實踐都為第二次古文運動做了榜樣。王禹偁的著名作品有《待漏院記》,當中以生動語言描寫有賢德的、奸惡的、沒才幹的宰相在上朝前的心態,既有讚揚又有指責,有義正嚴詞,卻又帶點諷刺,手法非常突出。在《唐河店嫗傳》,王禹偁寫邊境老婦以自己的機智撲殺外敵,後來議論邊...
魯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1~1936)中國現代小說家。浙江省紹興縣人,本名周樹人。作品思想深刻,具體反映中國三十年代的社會狀況;在藝術上,融冶中外小說的技法而別開新局,好以諷刺的筆法,針砭中國社會的病態與人性弱點。代表作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作品編為《魯迅全集》二十卷。
相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起源於北平的曲藝。以引人發笑為特色,分說、學、逗、唱等表現手法,擅長諷刺及反映社會現象。表演的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相聲,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加入表演行列。
霜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朝,在漢朝終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四時八節2. 第二類反映氣溫冷熱狀況,如小暑、大寒…等3. 第三類表現自然生物因氣候變化而呈現的生息情況,如驚蟄、小滿…等4. 第四類表示降雨、雪的程度,如穀雨、大雪…等(註2)霜降字面意指降霜,氣候轉冷,故屬於第二類。 霜降神藝術家依照節氣特性,塑造出代表各節氣的形象,而在秋盡冬來的節氣,萬物蕭瑟,帶來了肅殺之氣,故以手持雙刀的武士為代表。 與「霜降」有關的俗諺「霜降,風颱走去藏」:霜降後,颱風季節結束。「寒露麥,霜降豆」:寒露時適合種小麥...
日本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區分為: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江戸時代。這樣區分並不充分反映時代狀況,因此又區分為:南北朝時代・戦国時代。這是借用中國史的時代區分稱呼。江戸時代の次は本来なら「東京時代」と呼称すべきであろうが、天皇の在位に従って明治時代・大正時代・昭和時代・平成時代と呼ばれている。これらのうち、明治維新から第二次世界大戦までの時代(明治時代・大正時代・戦前昭和時代)は、政体(憲法)に因んで「大日本帝国時代」と呼ぶ例もある由井正臣著、岩波ジュニア新書『大日本帝国の時代―日本の歴史〈8〉』。ま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