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8.92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擴展、蔓衍。如:「火勢蔓延」。《文選.潘岳.關中詩》:「微火不戒,延我寶庫。」明.徐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九鯉湖日記》:「松偃藤延,縱目成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修飾。如:「潤色」、「潤飾」。明.徐祖《徐霞客遊記.卷六上.滇遊日記四》:「出西門,見門內有新潤之房,頗麗。」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談闊論」典源作「高譚清論」。本指見地高超、範圍廣闊地談論。語本《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列傳》。後來也用「高談闊論」比喻暢快而無拘束地談論。或沒有實質內容,空泛而漫無邊際地談論。 △「迂談闊論」、「高談論」、「高談危論」、「高談虛論」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孔子1>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為政》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羌胡猾夏1>,先帝晏駕2>賊庭,京師鞠3>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聖德恢,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歸屬,必當隆中興之功,復配天之美。……」 〔注解〕 (1) 羌胡猾夏:指姚萇率領西北方的少數民族侵擾中原。羌胡,泛稱中國西北方少數民族。猾,音ㄏㄨㄚˊ,侵擾。 (2) 晏駕:古代皇帝死亡的諱稱。 (3) 鞠:通「鞫」,窮盡、完全。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3) 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給其弟周公旦,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轄域包括今天的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盲人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三盲摸象注音︰ㄙㄢ ㄇㄤˊ ㄇㄛ ㄒ|ㄤˋ漢語拼音︰sān máng mō xiàng釋義︰猶「盲人摸象」。見「盲人摸象」條。 01.《明集.卷八.南朝宋.釋僧順.釋三破論》:「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爭云象如簸箕;得象鼻者,爭云象如舂杵。雖獲象一方,終不得全象之實。」 參考詞語︰眾盲摸象注音︰ㄓㄨㄥˋ ㄇㄤˊ ㄇㄛ ㄒ|ㄤˋ漢語拼音︰zhòng máng mō xiàng釋義︰即「盲人摸象」。見「盲人摸象」條。 01.《景德傳燈錄.卷二四.襄州清谿山洪進禪師》:「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麼生?」 參考詞語︰摸象眾盲注音︰ㄇㄛ ㄒ|ㄤˋ ㄓㄨㄥˋ ㄇㄤˊ漢語拼音︰m...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無黔突:沒有因炊爨而熏黑的煙囪。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於行道。黔,音ㄑ|ㄢˊ,熏黑。突,灶突,即砌在灶上的煙囪。 (4)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現存有《墨子》一書,是墨家思想的代表。 (5) 無煖席:沒有因...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每下愈篤注音︰ㄇㄟˇ ㄒ|ㄚˋ ㄩˋ ㄉㄨˇ漢語拼音︰měi xià yù dǔ釋義︰猶「每下愈況」。見「每下愈況」條。 01.《明集.卷四.南朝宋.顏延之.又釋何衡陽》:「好生惡死,每下愈篤,故宥其死者順其情,奪其生者逆其性,至人尚矣。」 參考詞語︰每況愈下注音︰ㄇㄟˇ ㄎㄨㄤˋ ㄩˋ ㄒ|ㄚˋ漢語拼音︰měi kuàng yù xià釋義︰猶「每下愈況」。見「每下愈況」條。 01.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六.東坡一》:「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02.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三》:「南...
弄巧成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祖道一,俗姓馬,世人稱為馬祖,是中國禪宗史上最有聲望的人物之一。馬祖的禪法主要圍繞著人達到覺悟解脫的心性依據和應當如何對待修行的問題。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大力揚禪風。馬祖除了上堂示眾的普說之外,對眾多弟子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誨引導方法。在《五燈會元》中有一段記載馬祖和龐居士的對話,大意是說馬祖對龐居士自認為已經領悟本來面目,沒有表示認可,只是眼睛往下看;對於說自己善彈無弦之琴表示默許,所以將眼睛往上看。馬祖以動作回答,讓龐居士自己省悟。龐居士覺得自己本想賣弄聰明,結果反而做了蠢事,實在是弄巧成拙。後來「弄巧成拙」被用來比喻枉費心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