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2.9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時移俗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代更替,社會習俗也隨之改變。三國魏.嵇康〈卜疑〉:「時移俗易,好貴慕名,臧文不讓位于柳季,公孫不歸美于董生,賈誼一當于明主,絳灌作色而揚聲。」《宋書.卷七五.顏竣傳》:「及時移俗易,則通變適用,是以周、漢俶遷,隨世輕重。」
異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同的方法。《史記.卷八七.李斯傳》:「明主聖王之所以能久處尊位,長執重勢,而獨擅天下之利者,非有異道也。」
重溫舊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做以前曾經做過的事。宋.陳亮〈謝留丞相啟〉:「亮青年立志,白首奮身,敢不益勵初心,期在重溫舊業。出片言而悟明主,尚愧故人。」也作「重理舊業」。
美女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名。三國魏曹植所作,以首句「美女妖且閑」為篇名。全詩以美女盛年處房室比喻自己雖有才華而不遇明主,無可施展。
匡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穩、舒適的床。由竹、藤、繩索等編製而成。一說方正的床。《淮南子.主術》:「匡床蒻席,非不寧也。然民有處邊城,犯危難,澤死暴骸者,明主弗安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婦人說罷,擎起一張匡床來與舉子自睡,又替他喂好了馬。」
強賓不壓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明主客之分,賓客不凌駕於主人之上,搶其風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強賓不壓主,請使君勿疑。」也作「強客不壓主」。
推賢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崇賢士,並以謙恭的態度對待有才能的人。《梁書.卷二五.徐勉傳》:「每從客謂吾以遭逢時來,位隆任要,當應推賢下士,先物後身,然後可以報恩明主,克保元吉。」
飛蓬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蓬,指因風搖擺的蓬草。飛蓬之問比喻違禮、不合規定的質問。《管子.形勢》:「飛蓬之問,不在所賓。」唐.尹知章.注:「蓬飛,因風動搖不定。喻二、三之聲問。明主所不賓敬。」
舉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考試的考場。唐.張藉〈送李餘及第後歸蜀〉詩:「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元.關漢卿《陳母教子.楔子》:「當今明主要大開學校,選用賢良,每三年開放一遭舉場。」也稱為「選場」。
騫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損辱。《漢書.卷四九.鼂錯傳》:「救主之失,補主之過,揚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內亡邪辟之行,外亡騫汙之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