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38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民。唐.高適〈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雲臺。」《三國演義》第一回:「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
逆耳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忠言逆耳」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2>己疾也;忠言拂3>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孔子家語.卷四.六本》。 (2) 已:停止、結束。 (3) 拂:音ㄈㄨˊ,違逆不順。〔參考資料〕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
離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散。《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三國演義》第六○回:「加之張魯在北,時思侵犯,人心離散,思得明主。」
箕山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堯欲將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受而避居箕山。故後以箕山之節指不慕榮華而隱居的高尚節操。《漢書.卷七二.鮑宣傳》:「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也作「箕山之志」。
夙夜在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晚都在從事公務。形容勤政盡職。《詩經.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今大臣親奉明詔,給事目下,其有夙夜在公,恪勤特立,當官不撓貴勢,執平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處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節流開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之本也;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百姓時和1>,事業得敘2>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3>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4>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注解〕 (1) 百姓時和:百姓能得天之和氣,農事豐收。 (2) 事業得敘:耕稼農作得依照季節的規律,國君不奪農時。敘,次第。 (3) 等賦府庫:按等級徵收賦稅,以入國庫。 (4) 斟酌:考量合宜與否。
小黠大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在小處精明、狡猾,而大處卻迷糊、失算。唐.韓愈〈送窮文〉:「子知我名,凡我所為,驅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幾何?」《宋史.卷三八七.陳良翰傳》:「思退庸狡,小黠大痴,將誤國,且『警敏』二字,恐非明主卜相之法。」
兩端首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民,家累巨萬,橫恣潁川,淩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謂『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內史鄭當時是魏其,後不敢堅對。餘皆莫敢對。上怒內史曰:「公平生數1>言魏其2>、武安3>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4>,吾并斬若屬矣。」……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孺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5>?」 〔注解〕 (1) 數:音ㄕㄨㄛˋ,頻頻、屢次。 (2) 魏其:竇嬰(?∼西元前131),字王孫,西漢觀津人。文帝竇后之姪。武帝時為丞相,尊崇儒術。七國之亂,被景帝封為大將軍,亂平,以功封魏其侯,後為營救灌夫,觸怒景帝后,棄市而死。 (...
逆耳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忠言逆耳」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2>己疾也;忠言拂3>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孔子家語.卷四.六本》。 (2) 已:停止、結束。 (3) 拂:音ㄈㄨˊ,違逆不順。〔參考資料〕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
面命耳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形容對人教誨懇切。宋.劉克莊〈擬撰科詔回奏〉:「幸以翰墨小技,待罪視草,詞意有未穩處,仰荷明主親灑奎畫,不啻面命耳提。」也作「耳提面命」、「耳提面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