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誅鋤異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滅鏟除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如:「他為了達到獨裁的目的,不惜以卑劣的手段來誅鋤異己。」
|
薰蕕異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君子與小人、好人與壞人不可共處。也作「薰蕕不同器」。
|
異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國。《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
2.外地、他鄉。《楚辭.屈原.九章.抽思》:「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三國演義》第九一回:「莫作他鄉之鬼,徒為異域之魂。」
|
靈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靈怪異的人或事。《晉書.卷八二.干寶傳》:「寶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
|
奇花異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奇罕見的花草。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五.魚肉道人》:「其下清泉巧石,奇花異卉,從橫布列,兩池相對。」《薛仁貴征遼事略》:「至觀門前,見樓臺森聳,玉殿瑤階,翠竹蒼松,奇花異卉。」也作「奇花異草」、「異卉奇花」、「異草奇花」。
|
傳聞異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處理歷史材料,分為所見之世、所聞之世、所傳聞之世,依此三世遠近而有不同的措辭。對於年代久遠,由傳聞而得知的事,記載得比較簡略,稱為「傳聞異辭」。《公羊傳.隱公元年》:「何以不曰?遠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漢.何休.解詁:「所見者,謂昭、定、哀已與父時事也。所聞者,謂文、宣、成襄王父時事也。所傳聞者,謂隱、桓、莊、閔、僖、高祖、曾祖時世也。」後泛稱歧異不一的傳述言辭。
|
異國情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於本國文化或風土人情的特殊外國情趣。如西洋文藝而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可稱為富有異國情調。
|
異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非本鄉的居民,或指居住於他鄉的遊子。如:「這些異鄉人既然有心安居下來,咱們就應盡力幫助他們。」
|
語暢異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暢異常」屬語言障礙之一類,說話的節律有明顯且不自主的重複、延長、中斷、首語難發或急促不清等現象。造成語暢異常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器質性的原因包括腦傷、大腦優勢分化不明、遺傳傾向等因素,非器質性的原因如緊張、焦慮、心理壓力、不當的模仿等。「口吃」是最常見的語暢異常,其特徵是首語難發,第一字句不易開口,且在說話中常有重複、延長等結巴的現象。此外,因為說話不流暢,故有皺眉、頓足或掙扎的動作。兒童患有輕度的口吃者,若尚無自覺的意識,不宜過度的矯正,以免造成心理壓力。至於嚴重的口吃,則需求助語言治療師,若有家長及學校教師的密切配合,治療的效果更佳。(參見「口吃」)
|
特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特別不同。《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十二》:「帝常稱:『羯鼓,八音之領袖、諸樂不可方也。』蓋本戎羯之樂,其音太簇一均,龜茲、高昌、疏勒、天竺部皆用之,其聲焦殺,特異眾樂。」
2.特別優異。如:「特異功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