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沛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木叢生的水澤,常為禽獸棲隱的地方。《公羊傳.僖公四年》:「於是還師濱海而東,大陷于沛澤之中。」《孟子.滕文公下》:「園囿、汙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相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原為《詩經.鄘風》的篇名,其內容在諷刺不注重禮儀的人和禽獸沒有兩樣。後用以諷刺或比喻無禮。《左傳.襄公二七年》:「齊慶封來聘,其車美,孟孫謂叔孫曰:『慶季之車,不亦美乎!』叔孫曰:『豹聞之:服美不稱,必以惡終。美車何為。』叔孫與慶封食,不敬,為賦相鼠,亦不知也。」《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人惟有禮,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異禽獸之心。」
飽食暖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得飽,穿得暖。形容衣食充足。《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也作「暖衣飽食」。
秦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象,有時展現新時代的風貌,有時則追敘慘痛的歷史,有時又歌頌新社会的建設者等等……,從古至今,從草木禽獸到人情百態、到故事傳說,甚至到現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提供讀者極為豐富的歷史教材。 著作《秦牧全集》、《火種集》、《秦牧散文集》、《彩蝶樹》、《秦牧兒童文學全集》、《秦牧文集》、《秦牧散文選》、《花城》、《秦牧科普作品選》、《華族與龍》、《藝海拾貝》、《哲人的愛》、《在國際飛機翼下》、《翡翠路》、《森林水滴》、《秋林紅果》、《秦牧華僑題材作品選》、《秦牧論散文創作》、《訪龍的家鄉》、《中華散文珍藏本•秦牧卷》、...
相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彼此連貫。《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而深山長谷之水,四面而出,溝渠澮川,十百相通。」
奉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侍、伺候。《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父親在家患病,我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獸也不如。」
獸心人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人面獸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贊曰:「……夷狄1>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2>,人面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辟3>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隨畜,射獵為生,隔以山谷,雍4>以沙幕,天地所以絕外內也。是故聖王禽獸畜之,不與約誓,不就攻伐;約之則費賂而見欺,攻之則勞師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內,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國;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讓,羈靡不絕,使曲在彼,蓋聖王制御蠻夷之常道也。 〔注解〕 (1) 夷狄:古稱四境未開化的民族。 (2) 被髮左衽:形容頭髮散亂...
川淵深而魚鱉歸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海深廣,自然會有魚鱉等水生動物聚集。比喻統治者行德政,則人民自然會從各處來歸附。《荀子.致士》:「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刑政平而百姓歸之,禮義備而君子歸之。」
投井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又翻臉不認人。見到朋友掉到陷阱裡,不但不救他,反而把他更往下推,還向他丟石頭。這種惡劣的行徑,是連禽獸都不會去做的,而他們反而沾沾自喜,慶幸自己沒有跟朋友一樣落難。這些人如果聽到柳宗元的事蹟,應該要感到慚愧才對。後來「落井下石」這句成語,就從韓愈為好友柳宗元所寫墓誌銘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演變而出,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
屋下作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都賦〉,傳頌一時。 (2) 〈揚都賦〉:文章名。晉庾闡所作,文中鋪陳東晉都城建康之山川名勝、草木禽獸、宮室人物及都市繁華。 (3) 庾亮:西元289∼340,字元規,晉鄢陵人。明帝立,奉遺詔輔政,成帝朝為中書令,政事一決於亮,平蘇峻之亂,拜征西將軍,後代陶侃鎮武昌,遙執朝政。時晉室偏安,亮力圖恢復中原,未成而卒。 (4) 三〈二京〉:〈揚都賦〉可與〈二京賦〉並列為三。〈二京〉為〈西京賦〉、〈東京賦〉之合名,東漢張衡撰。西京為西漢京都長安,東京為東漢京都洛陽。賦,文體之一,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多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一些是抒情說理的。 (5) 四〈三都〉:〈揚都賦〉可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