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想、沒有考慮、沒有打算。《文選.韋賢.諷諫詩》:「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繼祖考。」《三國演義》第四回:「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
乘危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又翻臉不認人。見到朋友掉到陷阱裡,不但不救他,反而把他更往下推,還向他丟石頭。這種惡劣的行徑,是連禽獸都不會去做的,而他們反而沾沾自喜,慶幸自己沒有跟朋友一樣落難。這些人如果聽到柳宗元的事蹟,應該要感到慚愧才對。後來「落井下石」這句成語,就從韓愈為好友柳宗元所寫墓誌銘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演變而出,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
上林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時舊苑。漢初荒廢,後武帝收為宮苑,擴建修築,苑內放養禽獸,供皇帝射獵並建離宮、觀、館等數十處。故址位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及盩厔、鄠縣界。
下井投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又翻臉不認人。見到朋友掉到陷阱裡,不但不救他,反而把他更往下推,還向他丟石頭。這種惡劣的行徑,是連禽獸都不會去做的,而他們反而沾沾自喜,慶幸自己沒有跟朋友一樣落難。這些人如果聽到柳宗元的事蹟,應該要感到慚愧才對。後來「落井下石」這句成語,就從韓愈為好友柳宗元所寫墓誌銘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演變而出,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
能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能開口說話。《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隱天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皇帝出行時的儀從和警衛。 (3) 獠:音ㄌ|ㄠˊ,夜間打獵。 (4) 阹:音ㄑㄩ,依傍山谷圍捕禽獸。 (5) 櫓:城上供防禦而無頂蓋的瞭望樓。 (6) 隱天動地:形容聲音很大。隱天,遮蔽天,形容大的樣子。 (7) 陸離:分散。 (8) 淫淫裔裔:絡繹行進的樣子。〔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司馬相如〈天子游獵賦〉(據《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引)
憤世疾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憤恨,以及憎恨邪惡的勢力,似有著隱遁的決心。而這個部分讓他覺得一般人很少能夠不與禽獸異物相同,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世態的痛恨。
飛土逐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擲土丸以驅逐禽獸。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肉』之謂也。」
疏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果實。《淮南子.時則》:「山林藪澤,有能取疏食田獵禽獸者。」
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旦清明之氣。自入夜至於平旦,因人未與外界事物接觸,故而產生清明純淨之氣,此時良知最易呈現。《孟子.告子上》:「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