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程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設計的過程模式(Process Model)認為課程實施的結果是不能預測的,因為課程是經驗,教育就是發展。認為學生是主動學習者,教育就是要給予學生増能、賦權,發展即是要增加兒童自主的能力。故課程即在協助兒童發展自主行動、能夠選擇、決定、判斷、控制、負責的能力,要有能力對社會做批判。重點不在課程提供給學生什麼,而是在課程如何提供。課程設計不一定要事先陳述預期的學習結果,要從內容和活動設計開始,先規劃學習經驗。著重師生學習過程的經驗,而非固定的課程...
泌尿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胱壁的壓力感受器會傳送訊息給大腦,神經就會刺激內括約肌打開,但外括約肌還是可以受到意識控制,使我們能自主性的控制排尿,但幼兒則無法使用意識控制。 (註一)(四) 尿道(urethra):負責將尿液從膀胱排出體外的管道,男性的尿道同時也具有將精子送出體外的功能。(註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泌尿系統英文關鍵字: urinary system 參考書目註1:奧斯朋出版編輯群/原著,李千毅/譯者,《圖解生物辭典》,p.72-73,台北市:天下遠見,2006年再版。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約簽訂後,臺灣確定割讓與日本,引起全島民眾譁然。群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表示寧願戰死、誓不屈服。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短短十天後便逃回廈門,丘逢甲也倉卒內渡,定居在潮州。 抱憾遺民丘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離臺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1】【4-3-5】【4-3-6】【5-3-5】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包含學習權、隱私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自己的關係,並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3-3-2】【4-2-1】【4-3-5】【4-3-6】【5-3-5】7-3-2針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4-2-1】7-4-1分析個人如何透過參與各行各業與他人分工、合作,進而產生整體的經濟功能。【3-3-2】【3-4-1】【3-4-2】【4-2-1】【4-3-5】【4-3-6】【5-3-5】8-3-4舉例說明因新科技出現而訂定的相關政策或法令。【5...
多重障礙兒童身心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限的覺識水準,即他們對刺激、環境或人物的變化缺乏察覺力。2. 受限的反應,這導因於生理障礙及缺乏自主性動作。3. 較複雜棘手的醫學治療狀態,如大多伴隨嚴重癲癇、慢性呼吸道問題、嚴重的飲食困難、肺炎等。4. 沒有溝通系統。多重障礙學生並不必然是重度障礙者,以下係從社會及溝通行為、自我照護能力、動作能力和其他部分來思考多重障礙學生可能的身心特質。 一、學習的特徵1. 會性行為:多重障礙學生多數缺乏適當與他人力,如合作、社交禮儀等在公共場合中的行為是相當需要的,然而多重障礙學生的表現,往往不易 被一般不了解障礙者約正常人所...
社區參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感與影響力,自行解決地方事務衍生之問題,如此方能凝聚社區意識,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與環境,建立具有自主特色的社區。而政府的角色亦將由原先的主導者成為輔導者及配合者。在現代社區生活中,社區居民及其組織參與社區事務和活動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它是社區組織和社區發展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是社區規劃賴以形成和實現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為居民提供參與機會是社區的重要功能之一,社區參與本身又被視為一種新的價值和目的。社區參與的根本原因,是社區居民及其組織與社區的利益相關;參與的具體動機,則直接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如為了對社區未來發展的計畫...
國立羅東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學目標一、『羅工青年』慎思明辨、術德兼備。二、『羅工學子』快樂學習、追求卓越。三、『羅工教師』專業自主、有教無類。四、『羅工職工』主動積極、求新求變。五、『羅工環境』美化綠化、怡情養性。六、『羅工設施』規劃完善、功能齊全。七、『羅工活動』以人為本、適性多元。八、『羅工校園』溫馨洋溢、友善和諧。 校徽 教學單位電機科電子科資訊科機械科製圖科汽車科建築科綜合職能科 簡史五十六年秋學校創辦。本校位於宜蘭縣冬山鄉廣興村廣興路一一七號,校名為「宜蘭縣立羅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設電子、建築、商業三科。五十八年夏增設機工、電工兩科。...
傍人門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寄人籬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寄人籬下」原是指寄居在別人屋下,不能自主。在《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中被用來比喻作品因襲他人。內容記載南北朝時,南朝的齊國有個奇人叫張融,他身材五短、外貌醜陋,但卻精神飽滿,特立獨行,不拘小節。齊高帝非常喜歡他,常常接見他,說他這個人真是空前絕後。見他衣著破爛,還將自己的衣服重新剪裁後送給他,表示兩人的情誼。他的文章也是十分特殊,獨創一格,引起文壇相當大的震憾,並在〈門律自序〉這篇文章中闡述自己為文的觀點,強調盡信書不如無書,文章並沒有所謂的常體,文人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寄人籬下」,一味依託前人,守舊習而不改新,不能自創一格。但這句成語後多用...
自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己冊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煬帝弒了父親,淫了父妾,自立為帝,荒淫無度。」《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不奉詔,欲弒君自立。」
2.以自己的力量立身於世。《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既然讀書,曉得了道理,自己可以自立,那個敢欺負他?」
提問探究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59-1952),為美國史上相當具影響力之教育哲學家,杜威相信孩子們視為社會化活動之學習者,對自主對環境進行探索、學習,其認為學校應藉由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將外面世界帶進教室之中,進而使資訊聚焦在學習。而後,杜威之學說影響美國漸進式教育之改革,且以目標計劃為根基的學習、主題單元及跨學科間的教學持續受到關注。 杜威哲學架構下之提問探究教學法特色學習者參與真正指其感興趣之真實經驗。學習者間彼此刺激思考及集中注意力調查其所面對之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者也習得知識。由學習者擬定假設性之答案,並嘗試是否能確實解決問題。學習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