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65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及、達到。宋.吳文英〈瑞鶴仙.淚荷拋碎璧〉詞:「對小山不迭,寸眉愁碧。」《西廂》卷二:「一個走不迭和尚,被小校活拿。」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水滸傳》第六二回:「超罵道:『你這財主們,閑常一毛不拔。今日天開眼,報應得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大概。《西廂》卷一:「聞說貴州天下沒,有甚希奇景物?你須知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拋擲。《西廂》卷三:「待漾下,又瞻仰;道忘了,是口強,難割捨我兒模樣。」《水滸傳》第八一回:「兩邊都已會意,燕青便把索來漾將過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你」。《西廂》卷七:「我於伊志誠沒倦怠,你於我堅心莫更改。」元.佚名《馬陵道》第三折:「我這裡吐膽傾心說與伊,難道你不解其中意。」
以儆效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儆,警告。尤,過錯。以儆效尤指對做壞事的人施以處罰,用來警告其他想要仿效的人。[例]事會決議將那些嚴重違規的員工開除,以儆效尤。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3) 軍旅:軍隊。 (4) 定省:子女早晚向父母請安問好的禮節。 (5) 袁伯業:袁遺,字伯業,東漢汝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為袁紹從兄,好學,初為長安令,其後袁紹任為揚州刺史,為袁術所敗。〔參考資料〕 晉.虞溥〈江表傳〉(據《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呂蒙》裴松之注引)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答應、應允。如:「許可」、「允許」。《左傳.閔公二年》:「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西廂》卷六:「雖然昨夜見許,未足取信。」
鶉衣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鶉衣百結」係由「鶉衣」及「百結」二語組合而成。 「鶉衣」是出自《荀子.大略》。根據記載,孔子的弟子子夏富有文才,孔子死後,他到西河講學,魏文侯相當敬重他,尊他為師。雖然如此,他仍然甘於清苦的生活,衣服像鶉鳥短禿的尾巴一樣,破舊不堪。 「百結」則是出自晉.王隱《晉書》。根據記載,西晉初年時,有一個叫京的人,常披頭散髮,放蕩不羈。每當他到洛陽街上行乞,便撿拾碎布結成衣服穿在身上,號稱「百結」,別人要給他好衣服他都不肯接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鶉衣百結」,用來形容衣服破爛不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漢書.卷五六.仲舒傳》:「悼王道之不昭,故舉賢良方正之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