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74 ms
共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蝨處褌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褌,指褲子。語本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汝獨不見夫蝨之處于褌之中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繩墨也。飢則囓人,自以為無窮食也。然炎斤火流,焦邑滅都,群蝨死于褌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處區之內,亦何異夫蝨之處褌中乎?」比喻俗人處世拘謹,見識不廣。
|
見異而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異思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管子.小匡》篇中,記載了春秋時,齊桓公問丞相管仲說:「要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業?」管仲回答說:「士、農、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不可以雜處而居,不然就會混亂,無法各司其職。所以聖王的時代,士都住在環境清淨的地方、農民一定住在田野鄉間、從事勞動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經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場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麼從早到晚、從小到大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義、孝、敬、愛、悌等處世原則,他們的心就可以安定下來,不會受到別的事物干擾而改變他們的意志。後來「見異思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見異物而遷焉」演變而出,比喻意志不堅定。
|
耳目濡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
八窗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直逼仙境。因為八面都透光,所以稱作「八面玲瓏」,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言行手段,十分巧妙,處世圓融。
|
安宅正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以仁義之心,立身處世。語本《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四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的四種處世態度,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人、做人。如:「謙和是處世之本,忍讓為立人之基。」《易經.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廉恥》:「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
|
言行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暴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手與虎搏鬥。《詩經.鄭風.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新唐書.卷一九○.鍾傳傳》:「士處世尚智與謀,勿效吾暴虎也。」
|
木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行於山中,看見一棵大樹以無所用,不受砍伐,因而得以長壽。之後又看見兩隻雁,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結果不會叫的被主人宰殺來招待客人。因此認為面對這兩種境況,只有處在有用和無用之間才能全生遠禍。典出《莊子.山木》。後因以「木雁」比喻無才與有才。唐.劉禹錫〈遊桃源一百韻〉:「才能疑木雁,報施迷夷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