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8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裝載。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車載牲牢甕舁酒,並召賓客延枚。」《金史.卷一二七.隱逸傳.宋可傳》:「因呼妻子舁金歸之,鄉里用是重之。」
昳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鮮亮麗的樣子。《戰國策.齊策一》:「忌修八尺有餘,容貌昳麗。」
六月飛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衍事燕惠王被讒下獄,時值五月炎夏,卻突然降霜的故事。典出《初學記.卷二.霜第三.事對》引漢.劉安《淮南子》,惟今本《淮南子》無此文。但後代傳說成六月,故後世多以六月飛霜比喻有冤獄。唐.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可以安危,可以興亡。」《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衍下獄,六月飛霜。」
亞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孟子的尊稱。元時封孟子為「亞聖國公」。明世宗時罷其封爵,只稱「亞聖」,謂其次於孔子。
蔬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可供食用的青菜瓜果。《南史.卷四六.王廣之傳》:「齊緣路聚糧食,種疏菜,行者皆取給焉。」《儒林外史》第九回:「三捧出飯來,雞、魚、肉、鴨,齊齊整整,還有幾樣蔬菜,擺在桌上,請兩位公子坐下。」
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以前到現在。《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洛陽從來無杜鵑,今忽來至,必有所主。」《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師父是從來不給人贏的,今日一般也輸了。」
抽薪止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釜底抽薪」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1>今世上卜筮禱祠,故疾病愈來,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於中?夫以湯2>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故巫醫毒藥,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賤之也,為其末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五一.賈枚路傳.枚乘》。 (2) 湯:熱水、開水。〔參考資料〕 《漢書.卷五一.賈枚路傳.枚乘》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卻背而走,跡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陰而止,景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養由基,楚...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寫了數萬言,最後仍然沒有被重用。 「不羈」則是出自《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陽列傳.陽》。陽,西漢時齊國人,和當時的羊勝、公孫詭同為梁國孝王的門客。羊勝等人因為嫉妒陽的才能,在梁孝王面前說他的壞話,孝王很生氣,就把陽交付官吏辦罪。陽擔心死後要承擔莫須有的罪名,於是就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列舉許多古代的君王、賢人,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或猜忌,都為國家帶來了不同的影響。而當今的國君,也沉湎於阿諛諂媚的言詞之中,牽制於姬妾近侍的包圍之下,使得「不羈之土」─那些賢能而不受拘束的士人,宛如良馬與牛同槽共食一樣,賢愚不分。這也是周朝隱士鮑焦之所以對世道忿恨不平,對富貴毫不留戀...
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自稱的謙詞。《左傳.隱公元年》:「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小人附舟來的,是巡檢圭,他也是老爺的舊吏,老爺問他,他備知端的。」
根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木的根。《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詭,而為萬乘器者。」《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臣聞國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