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82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銳利、突出細小的。如:「尖刀」。唐.李白〈臺〉詩:「靄峰尖似筆,堪畫不堪書。」宋.楊萬里〈小池〉詩:「小荷纔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射獵之事。《晉書.卷九四.隱逸傳.翟湯傳》:「遵湯之操,不交人物,耕而後事,語不及俗,惟以弋為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痴愚、笨傻。如:「呆子」、「呆頭呆腦」。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待學踰垣的段干木,非為𢠳。垂的嚴子陵,不是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草或棕櫚葉做成的雨具。《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漢.毛亨.傳:「蓑,所以備雨。」唐.柳宗元〈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寒江雪。」
傾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側耳聆聽。如:「洗耳傾聽」、「危坐傾聽」。《禮記.曲禮上》:「立必正方,不傾聽。」唐.孔穎達.正義:「立必正方者,立宜正嚮一方,不得傾頭屬聽左右也。」《薛仁貴征遼事略》:「左右兵士引總管至仁貴帳外,側耳傾聽仁貴帳中彈劍作歌。」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是功名。「利」是利祿。「韁」是繫馬的繩子,用以控制馬匹。「鎖」則是安裝在門戶、箱櫃等開合處,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金屬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閉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汲汲於名利,腦海裡除了沽名譽、鑽求利益,其他事情都毫不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
舞文弄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問孔明治何經典?」孔明視之,乃嚴畯也。孔明曰:「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1>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2>,舞文弄墨而已乎?」嚴畯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注解〕 (1) 區區:志得意滿的樣子。 (2) 數黑論黃:評論是非長短。見「數黑論黃」。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封神演義》第二四回:「磻溪叟恐是虛名,大王未知真實,而以隆禮迎請,倘言過其實,不空費主公一片真誠,竟為愚夫所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老婦。《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信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
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竹幹、竹莖。可截取供使用。如:「竹竿」。《詩經.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于淇。」《文選.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