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旨相同。漢.王充《論衡.辨崇》:「明舉鬼神,同意共指,欲令眾,信用不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視、侮辱。通「慢」。《左傳.昭公二十年》:「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於鬼神。」《漢書.卷三七.季布傳》:「單于嘗為書嫚呂太后。」
神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章書畫的精神韻味。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論畫六法》:「至於鬼神人物,有生動之可狀,須神韻而後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對鬼神的祭祀稱為「餽」。《說文解字.食部》:「餽,吳人謂祭曰餽。」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無個不冤哉”的黑暗現實。當被押赴刑場一切希望都破滅之后,她對現實提出強烈的控訴:“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行刑后,竇娥的三樁誓言果然應驗了:頸血順杆逆流而上,暑天大雪紛飛,楚州地面大旱了三年。這一切証實了她的冤枉。關漢卿從傳說中吸取營養,又進行了天才的再創作,使劇本的主題逐步深化,表現了作者的強烈愛憎,也表現了人民群眾申冤復仇...
敬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敬重又畏懼。[例]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人們普遍敬畏鬼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恐嚇。《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其巫祝有依託鬼神詐怖愚民,皆案論之。」《宋史.卷三六六.劉錡傳》:「夏人兒啼,輒怖之曰:『劉都護來!』」
魑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山林間害人的精怪。人面獸身四足,好魅惑人,為山林異氣所生。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藏之則鬼神遁跡,出之則魑魅潛蹤。」也作「螭魅」。
降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上者賜福於下。《詩經.周頌.執競》:「降福穰穰,降福簡簡。」《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四時充美,鬼神降福。」
雜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而紛亂的樣子。《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及至周文,開基西郊,雜遝眾賢,罔不肅和,崇推讓之風,以銷分爭之訟。」唐.杜甫〈麗人行〉:「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