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米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米與穀。《六部成語註解.戶部》:「米穀:州縣地方所征收、已舂去外穀謂之米;未舂、帶殼謂之穀。」
封神演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代神怪小說。一說為許仲琳作,李雲翔修訂;一說為陸西星作,有一百回、一百二十回本。作根據「武王伐紂平話」,再參考古籍和民間流傳的故事纂集而成。本書著重此一歷史線索,對暴君、暴政有所揭露、批評。其中哪吒鬧海故事和他的反抗性格,寫得較為精彩。也稱為「封神榜」、「封神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肅敬。《禮記.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齊遬。」
火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火葬。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一三.民俗火葬》:「自釋氏火化之說起,於是死而焚屍所在皆然。」
同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坐一處。古人席地而坐,故稱同坐為「同席」。《禮記.曲禮上》:「父子不同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
3.共席而眠。指過夫妻生活。《史記.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傳.淮南厲王》:「王謀為反具,畏太子妃知而內泄事,乃與太子謀,令詐弗愛,三月不同席。」《新唐書.卷八三.諸帝公主列傳.高祖十九女》:「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萬徹憃甚,公主羞,不與同席數月。」
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學識廣博,兼具多種才能的人。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元史.卷一三.世祖本紀十》:「阿合馬專政時所用大小官員,例皆奏罷,其間豈無通才?宜擇可用仍用之。」
2.博通多種才能。如:「通才教育」。《後漢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韋彪》:「又諫議之職,應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補益於朝。」《宋書.卷八四.列傳.孔覬》:「夫以記室之要,宜須通才敏思,加性情勤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異、詐詭。《莊子.齊物論》:「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唐.成玄英.疏:「恑,奇變之稱。」
報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聲音,使人知道已經天亮,通常指禽類的啼鳴或鐘鼓之聲。如:「一聽到公雞報曉,我便起身準備全家人的早餐。」唐.李紳〈憶春日太液池亭候對〉詩:「宮鶯報曉瑞煙開,三島靈禽拂水迴。」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天曉諸人出市》:「每日交四更,諸山寺觀已鳴鐘,菴舍行頭陀,打鐵板兒或木魚兒沿街報曉,各分地方。」
倒戈卸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陣前反正或放下武器。《三國演義》第六二回:「卻說玄德立起免死旗,但川兵倒戈卸甲,並不許殺害,如傷償命。」明.無名氏《齊天大聖》第四折:「呀!殺的他忘魂喪魄怎還鄉,倒戈卸甲盡來降。」
搪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冒犯、觸犯。《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吾聞此畜,妖氣最毒,搪突其氣,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須待時而往。」也作「唐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