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9.91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圜鑿方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形的卯眼與方形的榫頭無法接合。語本《楚辭.宋玉.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也作「方枘圜鑿」、「方鑿圓枘」、「圓鑿方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燃火用的器具。宋.陸游〈山行過僧菴不入〉詩:「茶壚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
心手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心應手」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天道》1>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桓公2>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无說則死﹗」輪扁3>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4>輪,徐則甘而不固5>,疾則苦而不入6>。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7>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8>已夫﹗」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關尹子.三極》。 (2) 桓公:齊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滿幻想色彩的小說《遠景》。1965年,年過70的林語堂攜家到台北定居。在台十年,他仍是我行我素,不入政圈,致力筆耕,撰寫短文一百八十餘篇。1972年10月,七十八歲高齡的林語堂編纂成一千八百頁的《當代漢英詞典》。1974年,他被推為國際筆會副會長,此前林語堂曾四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1976年3月26日,他因心臟病在香港去逝,終年八十二歲。林語堂腳踏中西文化,是我國最優秀的雙語作家之一。他為後人留下十一部中文著作,四十部英文著作和九部翻譯作品,數百篇散文、小品,確立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 觀點林語堂曾說﹕...
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列禦寇,或稱列圄寇,春秋時期鄭人,道家學派的先驅者,人稱列子,主張貴虛。 簡介成名於《列子》一書,有章以其名為章名,主旨在於宣揚不可炫智於外而應養神於心,達到「天而不入」順從自然,達到無用之用的境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述列子是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相傳他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唐玄宗天寶年間詔封為「沖虛真人」,宋徽宗宣和年間封為「沖虛觀妙真君」。 著作《列子》又名《沖虛經》、《沖虛真經》,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鄭人列...
方鑿圓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參見「圜鑿方枘」條。唐.權德輿〈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噫,一薰一蕕,善齊不能同其器,方鑿圓枘,良工無以措巧心。」
入主出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韓愈〈原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指持有門戶的成見,重視自己所信仰的,而輕視他人的信仰。《明史.卷二三○.馬孟禎傳》:「臣子分流別戶,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流言蜚語,騰入禁庭,此士習可慮也。」
入虎穴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深入險地去取得勝利成功。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條。01.清.袁枚〈答某學士書〉:「宋則不然。大半賢人君子,皆先入釋教中,明心見性,深造有得,然後變貌改形,遁而之儒,且以入虎穴得虎子自矜,而不知久居虎穴中,已作牛哀之化而不自知。」
原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1>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2>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3>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4>,倚柱,怒髮上衝冠5>,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6>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7>,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8>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鬼畫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譏人書法潦草或繪畫拙劣。參見「鬼畫桃符」條。金.元好問〈論詩〉詩三○首之一三:「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