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2.9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驗主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驗主義與教育的結合,係美國哲學家兼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畢生最偉大的成就。杜威於一八九四年至一九○四年之間,任教於芝加哥大學,並開始研究教育問題、社會理論以及其與哲學的關係。他之所以會到芝加哥任教,理由之一是學校允許他教授教育學以及指導一個合於時代需求的教育型式的實驗。
  開始時,杜威的實驗是單純而謹慎的,但後來得到帕克爾(Francis Wayland Parker, 1837~1902)的支持;帕克爾將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福祿貝爾(F.W.A. Froebel, 178...
古典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文壇的主流,以追求摹仿古希臘、羅馬作家的典型為目的。古典主義作品強調理性與克制,注重形式與結構的統一,講求清晰、明確、簡單、平衡、合宜等原則,同時也是反映出復古與保守思維的美學表現。
自由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思想或運動,主張以個人為目的,強調包括國家在內的社會經濟勢力不應對個人的自由與權利有所干涉。
赫爾巴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爾巴特主義是指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及教育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所建立起來的系統哲學及教育思想。在哲學思想方面,赫爾巴特放棄了絕對的實在論;不認為有一終極的實在存在著,而相信實在是多元的。他相信心靈是一個實在,但不是以心能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心靈對提示所形成的反應--觀念的組合而存在著。換言之,心靈是由觀念組合而成,舉凡個人的意志、欲望、興趣、感情等,皆是由心靈活動而形成的觀念。赫爾巴特在青年時期,曾經一度受德國觀念論(idealism)哲學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的影響,後來他...
教條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盲目遵從某些觀念或原則的態度。理論脫離實際,缺乏求證的精神,並拒絕接受實際經驗的批判。
現實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上指以實際的事實及狀況為基礎,而據以立說行事,並反映現實生活本質的主義。與理想主義相對。
共產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思想或觀念,主張廢除私有制,建立集體生產、集體擁有的共有制,並認為人類社會應朝向無階級、無政府、無國家的境界邁進。通常指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於十九世紀中期倡議的政治主張。
未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一○年以義大利馬利內提(Marinetti)為首所興起的前衛藝術主張。排斥傳統藝術,謳歌近世科學、機械工業、戰爭、革命等刺激強烈的事物,常以騷動喧囂作為藝術創作的中心,視運動與速度為新的美。
官僚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現實,忽視人民權益的領導作風。如:「若不能澈底改革官僚主義,人民的權益就得不到保障。」
達達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一六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起於瑞士的藝術反抗運動。達達的原義是無意義的事物。達達主義的畫家反對一切傳統及既有的藝術形式,用偶然性、即興性的手法來創作,如自動畫法、實物黏貼法等是此派畫家所發明的,對現代藝術曾帶來很大的影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