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01 ms
共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車輪離開軌道。今多比喻人言行違反正常法度。如:「社會秩序脫軌」。
|
訑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傲慢自信,不聽人言的樣子。《孟子.告子下》:「訑訑之聲音顏色,拒人於千里之外。」
|
鷇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言紛紜,是非難定。《莊子.齊物論》:「其以為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
|
不如意事常八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稱心的事常常發生。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五齣:「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
赧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赧慚愧。明.何良俊《世說新語補.卷七.雅量》:「徐笑語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鬼赧愧而退。」
|
喋喋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復問:「東陽侯張相如何如人也?」上復曰:「長者。」釋之曰:「夫絳侯1>、東陽侯2>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斅3>此嗇夫4>諜諜5>利口捷給6>哉!且秦以任刀筆之吏7>,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8>耳,無惻隱之實。以故不聞其過,陵遲而至於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於景響,舉錯不可不審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嗇夫。 〔注解〕
(1) 絳侯:周勃(?∼西元前169),漢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後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諡武。
(2) 斅:音ㄒㄩㄝˊ,通「效」,效法。
(...
|
過橋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風人劾平章,可共坐邪?」徹里帖木兒笑曰:「吾固未嘗信此語也。」有壬曰:「宜平章之不信也,設有壬果風人言平章,則言之必中矣,豈止如此而已。」眾皆笑而罷。翌日,崇天門宣詔,特令有壬為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懼及禍,勉從之。治書侍御史普化1>誚2>有壬3>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有壬以為大恥,遂移疾不出。 〔注解〕
(1) 普化:元朝治書侍御史,生卒年不詳。
(2) 誚:音ㄑ|ㄠˋ,責備、責怪。
(3) 有壬:即許有壬。元朝人,生卒年不詳。官至參政。
|
信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不由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誠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軟弱,王室政權完全掌握在諸侯國的鄭武公和其子鄭莊公手裡。對於這樣的情況,周平王常常覺得不安,所以想將部分權力轉移到虢公手上。鄭莊公得知後,前往質問,周平王懾於莊公的氣勢,只好趕緊否認,並且與鄭國交換人質以示誠信。但平王死後,桓王繼位,便真地將政權移轉到虢公手裡。鄭莊公大為憤怒,於是強奪了周朝兩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報復。周、鄭兩國從此交惡。史家對這件事的評論是:如果承諾不是發自於內心,即使強留人質作為抵押,仍然無法保證彼此能信守約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
|
叫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竹木、牙骨或銅鐵等製成的哨子,用嘴吹能發出聲響。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七.權智》:「世人以竹木、牙骨之類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謂之『顙叫子』。」
|
值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價值。《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先生要往南京,哥如今寫一封書子去,與少卿表弟和紹光先生。這人言語是值錢的。」《紅樓夢》第四五回:「跌了燈值錢?跌了人值錢?」也作「直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