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167 ms
共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簡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典籍。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唐.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僕射〉詩:「投足乖蹊逕,冥心向簡編。」
|
燃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藝: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禮、樂、春秋。
(2) 披:翻閱。
(3) 百家之編:諸子百家的典籍。
(4) 細大不捐:大小兼容並收,皆不拋棄。見「細大不捐」。
(5) 焚膏以繼晷:膏油,燈油,此指燈燭。晷,日光。
(6) 兀兀:音ㄨˋ ㄨˋ,勞苦不息的樣子。
|
鑿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憑空穿鑿附會。[例]編撰典籍不可鑿空立論。
|
顧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和孫吳兵法等書,十分關心時事。后來參加科舉,沒有考中,就幹脆下決心放棄科舉,通讀歷代歷史典籍,研究全國各地的地方志和歷代名人奏章,開始編寫一本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正當他用心治學的時候,明朝滅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組織抗清斗爭,顧炎武和他的兩位好友也參加了保衛昆山的戰斗。昆山軍民跟清軍激戰二十一天后,因為兵力懸殊,終于失敗。昆山城陷落的時候,顧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斷了右臂:撫養他成長的嬸母(也是他的繼母),聽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絕食自殺,臨死時囑咐顧炎武說:"我雖然是個女子,以身殉國也是理所...
|
劉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劉歆,(約前50年-後23年),字子駿,西漢末年人,劉向之子,後改名劉秀,因當時有人預言「劉秀」將會取代王莽,恢復漢朝,曾被一度認為預言中的「劉秀」乃是劉歆,但後來事實證明「劉秀」乃是漢光武帝劉秀,並非劉歆。 事蹟 劉歆在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學。劉歆跟隨其父劉向整理秘書,他將左丘明的《左傳》(即《左氏春秋》)拿去解釋孔子的《春秋》,清代學者劉逢祿乃懷疑《左傳》遭到竄亂,引起論戰。康有為認為東漢以來經學,多出劉歆偽造,是新莽一朝之學,非孔子之經。而章太炎、梁啟超等人都把劉氏父子...
|
葛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作,如《肘後備急方》、《肘後救卒方》、《金 匱藥方》、《玉函方》等醫學著作中,保存不少我國早期醫學典籍,記載許多民間治病的常用方法,其中甚至有記載治天花,以及與結核性傳染病的相關資料。此外在《抱朴子內篇‧仙藥》中,也詳細說明、記載了許多藥用植物的特性,和治病作用等,對我國後世醫藥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六》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www.taoism.org.hk/general-taoism/eminent-philosophers-accomplished-taoists/pg1-4-1...
|
三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
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真人」,宋徽宗宣和年間封為「沖虛觀妙真君」。 著作《列子》又名《沖虛經》、《沖虛真經》,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鄭人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憂天」、「亡呋者」、「歧路亡羊」等。唐代時,《沖虛真經》與《道德經》、《莊子》、《文子》並列為道教四部經典。一般人認為《列子》的原著在西漢以後便已散失;現存的《列子》已經不是原著,而是晉人...
|
司馬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礎。太史令,通稱太史公,是武帝新設的官職,掌管天時星曆。 「近乎卜祝之間」,還職掌記錄,蒐集並保存典籍文獻,這也是吏官歷來的傳統。由於責任心的驅使,在他臨死的時候,拉著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 ……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汝其念!」他希望在死後,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他以為一個人事親、事君的最後目的在於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乃是最大的孝道。 他看到自孔子死後,至今四百多年,諸侯兼併,史記...
|
房玄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78~648)字喬,臨淄人,唐朝名相。博綜典籍,工書能文,輔佐太宗,居相位十五年,在職時夙夜勤強,明達吏治而務為寬平,致貞觀之治,卒諡文昭。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