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蒙騙、充。如:「魚目混珠」。《紅樓夢》第四七回:「姨太太的牌也生,咱們一處坐著,別叫鳳姐兒混了我們去。」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得其說,竊惟主上孝奉三宮,十年一講盛禮,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庶幾名器增重,不致濫,人得以為榮。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指禾苗,「莠」指一種俗謂「狗尾草」的雜草,這種雜草常會混在禾苗之中生長,由於葉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難以辨認。《孟子.盡心》︰「惡莠,恐其亂苗也。」意思就是,討厭莠這種惡草,因為害怕它會充禾苗,讓好壞難分。後來就以莠來比喻惡人,良比喻善人,兩者外表相似,混雜而居,難以區分。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借狐神之口說:「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便說狐群之中,好壞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參差。「良莠不齊」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後來用來比喻好壞參差,素質不一。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苟」條。 01.《西湖二集.卷二五》:「那洪昉戒律精嚴,一毫不苟,是一尊活羅漢。」 02.清.襄《影梅菴憶語》:「斷斷是再來人,一毫不苟,一絲不掛,誠然而來,誠然而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頂撞、犯。如:「衝撞之處,還請見諒!」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鏡花緣》第五二回:「妹子素日久仰姐姐大才,去歲路過貴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識短淺,誠恐貽笑大方,所以不敢昧進謁。」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據《明臣奏議.卷三九》引)官自經手,官自留心。金錢無所容其穴窟,倉箱無所容其耗蠹,郵驛支應無所容其破,在民免于害,而官亦并受其利,所慮失利者,獨胥徒耳。置官以為民,豈為胥徒哉?如有日與胥徒1>比2>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3隨其後。從此百姓自辦正稅而外,足不至官府,目不見青衣,日惟含哺鼓腹以嬉遊于化日,是亦一時華胥也。 〔注解〕 (1) 胥徒:小吏。 (2) 比:音ㄅ|ˋ,結黨營私。 (3) 白簡:彈劾的奏章。
饕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凶惡貪婪的人。《左傳.文公十八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漢.蔡邕〈太尉李成碑〉:「百司震肅,饕餮風靡。」
愛莫能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陽枋〈上淮閫趙信菴論時政書〉:「未能一見君子顏色,乃欲摭簡編中古人陳爛兵法,瀆高明,多見其不知量,姑以致愛莫能助之之意云爾。」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張烈《讀易日鈔.卷四.蹇卦》:「柔順中正,有精忠盡節之心也。正應在上,方陷險中,君臣之義,休戚與共,故涉危險,蹇而又蹇,以求濟之,而非以其身之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