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九流三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漢朝重新加以收拾典藏,由劉向為這些典籍分門別類,寫成《別錄》一書,而有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等九流的分別。後來「三教」和「九流」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三教九流」,用來指宗教、學術的各種流派。後亦用於指社會上各種行業或各色人物。
|
李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存《李益集》2卷,輯入朱警《唐百家詩》和黃貫曾《唐二十六家詩》;《李君虞詩集》2卷,輯入《唐詩百名家全集》。《二酉堂叢書》本《李尚書詩集》 1卷。事蹟見《新唐書》本傳、《唐才子傳》。卞孝萱撰《李益年譜稿》,載《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2輯;譚優學撰《李益行年考》,見《唐詩人行年考》。
|
善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本學稱最理想的本子。一般包括:一、時代最早或較早的本子。二、精印本。三、精鈔本。四、手稿、寫卷。五、名家精校的本子。六、海內外孤本。
|
一折短劇-明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是像桂馥的《後四聲猿》,嵇永仁的《讀離騷》,裘璉的《明翠湖四韻事》,洪升的《四嬋娟》,車江英的《四名家傳奇摘出》等皆合幾個不同的故事為一本雜劇,這種體例更明顯地繼承了明雜劇作家沈采、汪道昆、車任遠及徐渭等人的創作傳統。尤其是徐渭的《四聲猿》雜劇對清代的合幾個不同故事為一本的短劇模式影響最大。更有甚者,在清代還出現了包括八個故事於一本的周樂清的《補天石傳奇》,九個故事於一本的石韞玉的《花間九奏》,以及三十二個故事於一本的楊潮觀的《吟風閣雜劇》。這些劇作大都也是由一折短劇組成的。“如果說以一折寫一事的體例產生於明代,那麼清...
|
戰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2年—前289年)為儒家在秦後的地位奠定了基礎。許行的農家主張君民並耕而食。惠施、公孫龍、孫析子等名家主張辨別「名實同異」的邏輯。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發展道家的無為而治。鄒衍(約前305年—前240年)的陰陽家提倡「五德終始說」。兼取各家學說的雜家,以《呂氏春秋》的帝王學為代表,還有喜歡引用歷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說家虞初、燕丹子,世稱「九流十家」。戰國時期的連年混戰使軍事理論和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孫子兵法》、《鬼谷子》、《吳子兵法》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孔子英文關鍵字:Confuciu...
|
誤學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
展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列、呈現。[例]這一期美術館將展出名家的陶瓷藝品。
|
心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心深處。三國魏.甄皇后〈塘上行〉:「想見君顏色,感覺傷心脾。」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二:「詩能入人心脾,便是佳詩,不必名家老手也。」
|
一面如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是初見面,但感覺上卻如相交多年的老友。《晉書.卷三六.張華傳》:「初,陸機兄弟志氣高爽,自以吳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國人士,見華一面如舊,欽華德範,如師資之禮焉。」
|
眉飛目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得八十翁就養,湖山舊識老詩人。」 〔注解〕
(1) 《楹聯餘話》:書名。清人梁章鉅著,中收有許多名家之作。楹聯,懸於門旁或柱子上的對聯。楹,音|ㄥ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