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無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不血刃」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議兵》陳囂問孫卿子曰:「先生議兵,常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然則又何以兵為?凡所為有兵者,為爭奪也。」孫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故仁者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是以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1>,德盛於此,施及四極2>。《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此之謂也。」 〔注解〕 (1) 遠邇來服:遠處和近處...
執迷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東征,剷除地方勢力。出發前寫了一篇〈移檄京邑〉,向當地的領袖喊話,說他們受到良好的教養,只是受制於惡人,才不得不為亂。若歸順朝廷,即能轉禍為福。但若還是「執迷不悟」,與朝廷對抗,一旦大軍壓境,將會萬劫不復。此處的「執迷不悟」就是這樣的用法。
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人、壞人。《左傳.昭公二年》:「作凶事為凶人,不助天其助凶人乎?」
豺狼橫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
暢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舒暢。[例]看到惡人終得惡報,豈不暢懷?
豺狼當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
朝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子朝見君王時所穿的禮服。《孟子.公孫丑上》:「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晉.張協〈詠史詩〉:「抽簪解朝衣,散髮歸海隅。」
比屋而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家戶戶皆受誅罰。比喻教化失敗,惡人眾多。漢.陸賈《新語.無為》:「故曰: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者,教化使然也。」
翦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這樣除去惡的,善的才能發揚。後來「斬草除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雅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道、王道。《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論曰》:「仲寶雅道自居,早懷伊、呂之志。」《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