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山,不出來作官。很多人仰慕他的學問與情操,前來從他求學,後來才被德宗召為諫議大夫。韓愈就在文章中假設有人問:「陽城不是自願要作官的,他不發言也是謹守本分,何必這麼苛責他?」韓愈回答:「自古以來,聖賢之人都不是為了獲取名利與權勢而作官,而是憂慮時局的動盪,哀憐百姓的疾苦。學得了治世之道,不肯獨善其身,總想利用所學,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如果陽城是個賢人...
叱吒風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遺跡,盜亦有道乎!』」(源) 02.清.沈起鳳《諧鐸.卷四.氣戒》:「然英雄按劍,叱咤風雲,名下毫,動搖五嶽,勿以迂叟為鑒,而竟作無氣男子也。」 參考詞語︰嘯吒風雲注音︰ㄒ|ㄠˋ ㄓㄚˋ ㄈㄥ ㄩㄣˊ漢語拼音︰xiào zhà fēng yún釋義︰猶「叱吒風雲」。見「叱吒風雲」條。 01.《陳書.卷一.高祖本紀》:「公龍驤虎步,嘯吒風雲,山靡堅城,野無彊陣。」 參考詞語︰叱嗟風雲注音︰ㄔˋ ㄐ|ㄝ ㄈㄥ ㄩㄣˊ漢語拼音︰chì jiē fēng yún釋義︰猶「叱吒風雲」。見「叱吒風雲」條。 01.宋.陸游〈鍾離真人贊〉:「五季之亂,方酣於兵。叱嗟風雲,卓乎人英。」 參考詞語︰風雲...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四種方式,就是促使教育興盛、成功的原因。如果在邪惡的念頭和罪過發生後,再加以禁止,這時的教育就發不了作用,容易顯得格格不入而無法克服問題。過了應該學習的時期才去學習,即使花費相當的努力也難有成就。雜亂的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就會破壞整個知識的系統性而缺乏條理。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研討,就會造成學識淺陋而見聞不廣。對朋友怠慢就違背了師長的教導;一旦言行偏差,就會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這六項,就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後來「孤陋寡聞」被用來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魚進入水中般的契合,自在任意悠游。比喻進入渴望已久之地,並得盡情發所長。[例]這份工作他做起來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如虎添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泊,再也無法遨遊嬉戲於浪濤之上。諸葛亮文中以「譬如猛虎,加之羽翼」比喻將帥掌有兵權,能依自己的意志指軍隊,使軍力發到極限,使戰力更加強盛。後來「如虎添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強有力者又增添生力軍,使之更強。
胸有成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畫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語本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ㄩㄣˊ ㄉㄤ)谷偃竹記〉。後用「胸有成竹」比喻處事有定見。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例句4 反義 解釋 處心積慮,用盡心思。殫,盡也。 出處 白居易 策頭:「殫精竭慮,已近為臣獻言之道乎!」 例句 為了這次的活動,同學們各個殫精竭慮的發創意,以求活動完美。 反義 自暴自棄 自甘墮落
萬籟俱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鴉雀無聲,闃寂無聲反義:人聲鼎沸,震耳欲聾辨似: 俱,音ㄐㄩˋ,皆、都的意思。不可寫作「具」。 「萬籟俱寂」及「鴉雀無聲」都有非常安靜的意思。 「萬籟俱寂」用於形容大自然的沉寂;「鴉雀無聲」多用於形容人聲的沉寂。 萬籟俱寂 鴉雀無聲 辨似例句 ○ ㄨ 月光灑在~的樹林裡,顯得更加幽靜。 ㄨ ○ 只見指把指棒舉起,全場立即變得~,所有人都屏氣凝神地等待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重量的器具。如:「度量衡」。
衡量輕重,引申為考慮的意思。如:「衡情度理」、「權衡得失」。
左支右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射箭時以左臂將弓撐直,曲右臂以扣弦。後用以形容財力或能力不足,窮於應付。[例]他金如土不知節制,每到月底總是左支右絀,四處借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