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8.8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2.語譯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斤斤計較、錙銖必較、愛財如命 相反詞 一擲千金、金如土 5.例句 這個人一毛不拔,一點也不大方。
虎虎生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雄壯威武,氣勢非凡。如:「瞧他棒的樣子,虎虎生風,真不愧是全壘打王。」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舟共濟」原作「同舟而濟」。《孫子.九地》曾說到用兵要如「率然」。「率然」是生活在會稽常山的大蛇,如果攻擊牠的頭,尾巴就會來救應;攻擊牠的尾巴,頭部就來救應;攻擊牠的腰部,頭尾都會一起來救應。孫子認為善於用兵作戰的,指軍隊,也可以用這樣的做法。像吳、越兩國的人,一直是世仇,但是當他們同坐一條船,在遇到風雨的時候,也一定會團結一致,互相救助,如同左右手一般,合作無間,同心協力地度過難關。後來「同舟共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在古籍文獻裡,也另有類似的詞語,《鄧析子.無厚》云:「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意思是在同一艘船中,遇到風雨時,因為大家所...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沒有什麼不同,秦國統治者喜愛奢華,一般人民也愛護著自己的家園,但為何在榨取別人時,絲毫不留餘地,而霍起來卻像泥沙一般毫不珍惜呢?那撐梁的柱子,比田裡的農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紡織機上的女工還多;管絃樂聲,比鬧市中人們的話語還多。宮殿中一切的富麗堂皇,卻帶給人們無窮的災難和不幸,使得人民敢怒不敢言,而統治者也更加地驕橫了起來。等到戍守邊疆的兵卒們一起義,函谷關被攻陷,項羽一來,放了一把大火,可憐這富麗的阿房宮就這樣化為灰燼了。所以後來指東西讓一把大火給燒光了,就叫作「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漢代有奉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果士兵死傷慘重,劉備軍隊大獲全勝。《三國演義》的作者並以一首詩來形容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藉此來讚揚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出山就立下功勞。後來「初出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
布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傳達。通常指人事命令的公布。[例]王指官晉升為上校的人事命令已經正式布達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息。如:「休憩」、「小憩」。晉.陶淵明〈閑情賦〉:「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于八遐。」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語本《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比喻做事很順利。明.汪錂《春蕪記》第六齣:「披長劍風生蒯緱,恣霍星昏旄頭,須得心應手。」也作「得手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散開。[例]發汗、發、蒸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