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51.3813 ms
共 17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韶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上古時代,夔所作的音樂,以簫為主樂器,舞者手執長簫,在幽悠清柔的簫音裡,緩緩起舞。後以韶樂為樂教的代表。
|
樂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符合音樂三要素:旋律、節奏、和聲之有組織的聲音,是為「樂曲」。
|
天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天之道。《莊子.天道》:「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1.來自天上的音樂。比喻音樂高妙。唐.劉禹錫〈與歌者何戡〉詩:「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
2.宮庭的音樂。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之六:「春風開紫殿,天樂下珠樓。」
|
極樂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經典中記載的一個西方佛國。這個佛國是阿彌陀佛依願力而形成的圓滿世界。唐.白居易〈畫西方幀記〉:「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諸苦。」
|
鯈魚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鯈(ㄔㄡˊ)魚之樂是莊子與惠施論辯的一則故事,見於〔莊子.秋水篇〕;其中說,一天莊子與惠施悠遊於濠水(今安徽鳳陽縣北)橋上,莊子見水中鯈魚從容出遊,看似十分快樂。惠施卻反問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惠施似乎認為快樂悲哀是個別的主觀情緒,人我有別,莊子怎能知道自己以外,尤其是魚的感受呢?莊子故意順著惠施的理路回答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如果所有的感覺情緒都是主觀個別的,那麼又怎能判別旁人有還是沒有某種感覺呢?如果莊子不能知道魚的快樂,那麼惠施也不能知道莊子是否對魚的快樂有知。莊子很有技巧地把惠施的質疑,轉變為自己對惠施的質疑。惠施也不甘示弱的說:「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
|
安樂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邵雍稱其居為「安樂窩」。見《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邵雍傳》。後指安穩快樂的存身地。宋.戴復古〈訪趙東野〉詩:「四山便是清涼國,一室可為安樂窩。」也稱為「安樂鄉」。
|
樂而不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歡樂無比,卻不流於邪思放蕩。《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樂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可以發聲演奏音樂的工具。種類甚多,如鍵盤樂器、弦樂器、管樂器、敲擊樂器等。
|
印象樂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文流派。這名詞是指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在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音樂風格。印象派本來是十九世紀後期在法國所流行的一種繪畫風格,這種風格是以莫內(Monet, 1840-1926)的名畫《印象日出》(Impression: Soleil Levent)為代表。印象派畫家企圖捨棄傳統的線條輪廓描繪法,他們以探討彌漫於自然界的色彩和光為目標。他們相信色和色之間的明暗光度能營造出一種朦朧的視覺幻影,這種幻影造成的「印象」是與自然界的光和色有關。很多樂評家認為德布西的音樂風格尤其是和聲的感覺上與視覺藝術的印象派繪畫很相似,因為他的樂曲對音的彩度處理特別精緻,...
《Encyclopedia of 20th Century Music》、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西洋美術辭典》雄獅出版社。
|
快樂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哲學思想,指在道德實踐方面,主張人生應以追求愉悅(pleasure)為至高目的。也稱為「享樂主義」(hedonism)。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