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計算車子數目的單位。[例]三輛車、一輛牛車
捷足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行動最快者先達到目的。參見「疾足先得」條。如:「唯有洞燭機先的人,才能捷足先登」。
瑞文氏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解有段差距,而由於瑞文氏測驗是以圖形的方式進行測驗,較能維持文化公平性。測驗於1938年發展完成,目的是提供測量斯皮爾曼(spearman)的共同因素(g因素),此測驗所測到的唯一變項是spearman的g因素,所測量到的是抽象推理能力,且與個人的常識和先前經驗完全無關,因此當時多數歐美心理學家都認為它是測量g因素的最佳測驗。(註1.2) 測驗方式測驗是由一連串選擇題組合而成,所有題目都遵循同樣的基本原則。每道題目都透過矩陣的方式表徵一組知覺的類推,矩陣中每行與每列透過某些有效的關係加以連接,每個矩陣右下角的部分都是缺...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著木柴去救火,比喻處理事情的方法錯誤,既無法達成目的,反而情勢更為惡劣。比喻用錯方法,而致禍害加深。#語出《戰國策.魏策三》。 △「潑油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印度思想中的世界創造原理。為梵語brahma的音譯。古印度婆羅門教認為梵是無所不在的最高實體,修行者最終極的目的就是與之合一。將其神格化則成為宇宙間最高的神,佛教將其歸為天界中的一類。
德行倫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是一種目的論的倫理學,揭櫫人生以追求幸福或至高善為終極的目的,重視人生價值的全面實現或完成,因此他的倫理學也被稱為「幸福論」。這個幸福只有在個人本有能力,本性的潛能都得到全面的開展時,所謂德行,就是個人本有能力的卓越化與良好人際關係的滿全,德行是幸福人生的核心,兒童應該從小就接受道德訓練,對人生的要求作出回應。他認為,只有藉由不斷行善,才能變成有德的人。我們一般談到道德教育,多半是指稱品格教...
激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激勵(motivating)的意義2 激勵的功能3 士氣(morale)3.1 激勵士氣的目的和影響因素3.2 激勵士氣的方法3.3 士氣測量4 激勵的研究途徑4.1 激勵的內容理論(content)4.1.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Model)4.1.2 ERG 理論4.1.3 激勵保健理論/雙因子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4.1.4 麥克郎需求理論(Theory of Needs)4.1.5 目標設定理論(Goal-Setting Theory)4....
逕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行動而不必考慮其他因素。[例]本次聚餐,不另定集合地點,請各位逕行前往目的地會合。
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好謝罪的呢?」這件事讓地方父老稱頌不已。劉寬當官後,對待下屬也相當寬容。如有犯錯,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處罰,而不傷人,有好的績業也歸功於下屬。出巡地方時,常與當地文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兵不厭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用兵時為了制勝敵人,不排斥運用各種詐術來達成目的。語本《韓非子.難一》。[例]俗話說兵不厭詐,可要提防對方另有陰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