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為十三經之一,大概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本為許多關於「禮」的單篇文章,西漢戴聖從中選取四十九篇編訂成書,世稱「小戴禮記」,成為現今通行的版本。其中的〈學記〉篇,論述了學習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及教學為師的道理。此段文字是論述教與學互相促進的作用。就像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去嘗試,就不知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不知它的美好,所以一定要學習過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接著,透過教學,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在哪裡。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要求自己要更進一步的學習;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然後能自我勉勵,學不懈怠,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增長的。後來「教學相長」...
得魚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筌,捕魚用的竹器。得魚忘筌指捕得到了魚,便忘掉了用來捕魚的筌。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也比喻人在達到目的以後,就忘記他賴以成功的憑藉。語本《莊子.外物》。[例]做人要飲水思源,千萬不能得魚忘筌,忘了根本。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光線明亮之處,而不希望待在幽閉陰暗的地方,也希望自己能居於高處,視野無限寬廣,學識的追求亦須以此為目的,若能博覽廣納豐富的學識,內心將有如充滿陽光的屋室,光亮無比,胸懷亦將開闊。但若封閉心智,執意於狹隘而單一的學問,不願使識見廣博,那就像是毫無生氣的死人一樣。後來這段文字中的「高瞻」被截取出來,用來形容識見廣闊。 「遠矚」則是出自北魏.張淵〈觀象賦〉(見收於《魏書》本傳)。張淵,史書云:「不知何許人。明占候,曉內外星分。」即言此人善以天象變化來推測吉凶禍福。其作〈觀象賦〉,即其觀察天象時,對人事變化所生的種種感慨。文中有「凝神遠矚,䚕目八荒」之句,原用以描繪凝神遠望,縱觀天下的姿態,而後「遠...
CIPP評鑑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確認受評鑑對象的優缺點,並提供改進的方向。背景評鑑的方法包括對研究對象作各種測量,並加以分析,而其目的即在審視所欲評鑑者的地位與環境。 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輸入評鑑的主要取向在於為一項變革方案指示行動方針,其方式是尋求各種可能的途徑,並嚴加考察。輸入評鑑的全部用意即在幫助委託人在其需求及環境的前提下,考慮各種可能的方案策略,並發展一種適用的計畫。其主要目的,即在審度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是否能夠配合。 過程評鑑(pro...
駑馬十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2.釋義 劣馬拉車跑十天也能達到目的地.駑馬︰劣等馬。駕︰馬拉車跑一天的路程。 3.用法 比喻能力雖差,若持之以恆,照樣會有所成就。 4.義近.義反 義近 鍥而不捨、跛龞千里 義反 一曝十寒、半途而廢 5.例句 駑馬十駕,持續努力也是會得到很好的成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紙醉金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醉金迷」原作「金迷紙醉」。唐昭宗時,有個專門醫治毒瘡的醫生孟斧,他時常出入王宮為皇室成員治病,當時對宮室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隱居蜀中時,特別將一個小房間布置得窗明几淨,使用的器物都貼上金紙,金光四射,十分耀眼。有人親眼看過,回去後跟人說:「在這個房間歇息,會讓人沉醉在絢爛奪目的光彩之中。」後來「紙醉金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
敘事治療(narra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案產生動力。 技術和程序1.提問:諮商師以不知情的立場提問。可以蒐集資訊,也可以促進個案產生體驗。目的是漸進探索 或建構個案的經驗。2. 外化對話/問題:把問題擬人化、物化,並把問題和人分開。讓個案有新的空間和角度來看待問題。外化過程包含了描繪影響和閃亮時刻。3. 獨特事件問句:外化對話之後,可提問是否在一些事件中有成功處理問題的經驗。如「是否曾經有過憤怒想佔據妳,但你成功拒絕的經驗?事情是怎麼發展?怎麼作到的?」。此技巧類似焦點治療的「例外問句」。4. 改寫故事:探索獨特事件之後,開始協助個案改寫新的替代故事。加入重...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nt)是撤離某種愉快的後果。 懲罰與負增強懲罰與負增強最大的差別在於懲罰是施與個體所厭惡的刺激,目的在消除學得的不良行為;負增強則是藉由刺激的消除而強化了新學習的反應。註三例如:懲罰:騎開車,如果違規超速就罰錢。負增強:對正在被罰抄寫的學生說只要表現良好就可以不用再抄寫課文。 消弱(extinction)對已建立的制約學習(conditioning)反應,不再給予增強,已減弱其表現該反應的做法,例如代幣與獎金交替制約後,對學生即具有激勵作用;但學生表現某行為而獲得代幣後,若不再繼續給予獎金來增強,則代幣的激勵作用便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計算戲曲劇目的單位。如:「兩齣戲」。《儒林外史》第一○回:「戲子上來參了堂,磕頭下去,打動鑼鼓,跳了一齣『加官』,演了一齣『張仙送子』,一齣『封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