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級相同。如:「在法律面前,每個人都是同的。」《禮記.曲禮上》:「侍坐於所尊敬,毋餘席。見同不起。」《魏書.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列傳上.廣平王洛侯》:「三藩既啟王封,妃名亦宜同。」
2.相同。如:「在這位老闆的眼中,每位員工的重要性都是同的。」《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無徵表而欲先知,堯舜與眾人同。」《舊唐書.卷一三九.列傳.陸贄》:「是乃兵不得不強,食不得不足,與夫倏來忽往,豈可同而論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空一場。」《醒世姻緣傳》第三七回:「只說後邊還有來的,誰想只有那過去的一位,叫我空了這們半日。」
精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不同場合之測量作業,訂定不同級之容許誤差,以示測量成果精度之高低者稱之。測製地圖,為期能掌握地形總貌之不失真,控制測量程序係由大而小,逐級測算,測區愈大,點與點之間隔(邊長)亦愈大,要求精度愈高;又為各不同測量機構有統一標準計,公元1925年國際量地學會遂規定三角測量分為四級,例如邊長20公里以上,三角形內角閉合差不逾3秒,邊長閉合差小於十萬分之一者為一三角測量,邊長1至3公里,三角形閉合差不逾10秒,邊長閉合差小於五千分之一者為10三角測量。此後水準測量,天文測量及測量儀器(如一、二、三立體測圖儀)亦均仿此區分為不同級,以符作業需要。
中華民國高級中學校體育總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民國高級中學校體育總會成立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是由中學校聯合組成的體育行政團體,以發展高中學校體育,辦理運動競賽,倡導校園運動風氣,增進學生體能,提高運動技術水準,促進國際體育交流為目的。凡各級教育行政單位核准立案或比敘立案之全國公私立高級中學校及同級軍事學校,均得為基本會員。該會目前由四百一十九所高級中學校組織而成,執行委員會,置委員學校三十五人(校),執行委員會根據該會章程推廣會務,選舉會長學校,通過顧問、副會長人選。
  該會設祕書處,置祕書長一人,副祕書長三人,祕書兩人,並置行政、競賽、訓練、總務、會計、資訊中心工作組,各組設組長、副組長、幹事,辦理...
米下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米來下鍋燒飯。比喻經濟上有困難,著錢用。《儒林外史》第一六回:「那知他有錢的人,只想便宜,豈但不肯多出錢,照時值估價,還要少幾兩!分明知道我米下鍋,要殺我的巧。」《紅樓夢》第九九回:「我在這衙門內已經三代了,外頭也有些體面,家裡還過得,就規規矩矩伺候本官陞了還能夠,不像那些米下鍋的。」
差級數;算術級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a1, a2, …, an為差數列,則級數a1+ a2+ a3+ …+ an稱為差級數或算術級數。例如:1+3+5+7+9+11為一差級數。
美國十九世紀初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十九世紀初教育發展情勢,一方面得力於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和麥迪遜(J. Madison)兩位總統重視國民教育的言論,及美國平民教育之父曼恩(Horace Mann)倡導成立免費的公立小學(Free Elementary School)的貢獻;另一方面順應歐陸英、法、德教育發展動向,重視民族精神教育及普及國民教育重大措施的影響,而在制度上積極透過立法改進,期能建立一種稱心滿意的初教育全民化制度,亦即建立普及國民教育的公立小學制度。
  綜觀美國十九世紀初教育制度的變遷,至其完全實施免費小學教育,可以說得力於各州行政長官的遠見與...
地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臺灣地區現行沿用各種地目,有賦地共有二十一種,為課賦之依據,各地目再依其土地之肥沃、位置或收益情形定其則。依臺灣各地目土地每公頃全佃應征賦額表,田,旱共各分為二十六則,養魚池十九則,池沼八則,鹽田十一則,礦泉地十八則,山林十五則,牧場一則,野三十則,建築用地及什種地各分為九十二則。地目即為一種土地使用現況,而則實為土地使用適宜性評估級。目前土地管理中之地目則已不太符合現在之狀態及需要,故已面臨存廢或轉變之檢討。
專業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專業學校係實施中專業教育的學校機構。一般分為中技術學校及中師範學校兩大類。一九五○年代初,在堅持「調整、整頓為主,有條件發展的方針」下,中專業學校穩定中成長,一九五七年為七百二十八所,在校生四十八萬二千人。一九五○年代以後,中專業學校數量時起時伏,波動較大。一九六○年達四千二百六十一所,在校生一百三十七萬七千人。一九六一年為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之方針,大幅度裁併,學校數縮減至八百六十五所,在校生三十二萬一千人。文革期間,大批中專業學校停辦或改辦為工廠,教師和幹部下放,校舍被占,儀器、圖書資料散失,損失嚴重。一九七三年後逐漸恢復,一九七五年,中專業學校達一千三百二...
效塑性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塑性應變可由效塑性應變增量積分而得。效塑性應變增量可由各塑性應變分量均方根值再乘上常數C來定義如下:
  

  上式中 為塑性應變增量,C可由單軸拉力實驗來決定,亦可配合效應力σe及塑性功dWp之定義來求得,即應滿足下式:
  
  利用效塑性應變之轉換式,可將三維空間之應變量轉化為一純量來處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