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脫落、凋墜。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四:「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宋.秦觀〈一斛珠.碧雲寥廓〉詞:「江山滿眼今非昨,木葉風中落。」
1.掉下的、凋零的。如:「落英繽」。唐.白居易〈長恨歌〉:「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後來「強弩之末」這句成語,就從《史記》文中「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拉硬扯,牽強解釋。如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古體上.雜言》:「『餐秋菊之落英』,談者穿鑿附會,聚訟。」便提到有些人對〈離騷〉中「餐秋菊之落英」這句話的意思不清楚,妄加解釋,造成不少爭端。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至沓來、接連不斷、接踵而至、川流不息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劉知幾《史通.卷七.曲筆》:「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預毀辱相凌,子野、休文釋相謝。」 參考詞語︰文過遂非注音︰ㄨㄣˋ ㄍㄨㄛˋ ㄙㄨㄟˋ ㄈㄟ漢語拼音︰wèn guò suì fēi釋義︰掩飾過失而不求改正。見「文過飾非」條。 01.宋.蘇軾〈再上皇帝書〉:「而近日之事,乃有文過遂非之風,此臣所以憤懣太息而不能已也。」 0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三》:「世之人舉動差謬,文過遂非,不肯認錯者多矣。」 03.《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倘陛下文過遂非,再信讒言,微遊妓館,則忠言結舌,不聞於上。」 參考詞語︰護過飾非注音︰ㄏㄨˋ ㄍㄨㄛˋ ㄕˋ ㄈㄟ漢語拼音︰hù ...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廉頗,廉頗因此十分得意。藺相如雖然不以為意,但他的門客、親信卻對他怯懦的行為感到不滿,引以為恥,求去。這時藺相如才解釋說:「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責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稀有難得的貨物囤積起來,以待高價出售。比喻持有某種事物或具有專長的人才作資本,等待時機,以牟取利益。語出《史記.卷八十五.呂不韋》。[例]這地區經重劃後的土地,不少投資者認為是奇貨可居,在此置產。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說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如:「議論,莫衷一是。」也作「莫衷壹是」。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浦起龍《史通通釋.卷一.六家》:「首《尚書》家者,劉氏特以記言之體當之云爾。家不類,族不備,人非其倫,書是其體,則以其族歸之。不特七十一篇之《周書》為其緒餘,若衍若劭等書,時是記言之族,故亦以類相從。郭本譏劉氏以狗尾續貂,正緣不識『家』字所由,胥動浮言也。」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是戰國時代齊國的貴族,被齊湣王任命為相國,在當時很有聲望。因他禮賢下士,為時人所稱道,因此天下的術士、文人前來投靠,據說門下食客達三千人之多。有一次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王久聞孟嘗君的名聲,想要拜他為秦國宰相。大臣們反對,認為孟嘗君是齊國的貴族,如果做了秦國的宰相,一定會為了齊國的利益而犧牲秦國,到時秦國就岌岌可危了。秦昭王聽從大臣們的意見,便打消了拜孟嘗君為相的念頭,又害怕他回齊國後會報復秦國,於是把他囚禁起來,準備殺掉他。孟嘗君見自己性命危在旦夕,十分著急,就派人去見秦昭王的寵妃,希望她能在秦昭王面前代為求情。那位妃子答應了,但要孟嘗君送她一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