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1917年俄國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二月革命2 十月革命3 共產國際4 關鍵字5 出處 二月革命1917年俄國革命(Russian Revolution)西元20世紀初,俄國由實行獨裁專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統治。農民佔當時人口的85%,特別是在城市中,有越來越多的勞工人口。他們的生活情況原本就是非常艱難的,但隨者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的情況更加嚴重,因此在1917年2月,爆發了革命:罷工和示威遊行接連不斷。3月15日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這是革命的第一階段,之後成立了臨時政府。在一些大城市裡,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組織蘇維埃,即是工人和士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啾」的異體字。
焦急、急促。《禮記.樂記》:「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
用牙齒啃咬、咀嚼。如:「噍食」、「噍咀」。漢.王充《論衡.道虛》:「口齒以噍食,孔竅以注瀉。」
福地洞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光。青玉學道居此,度世上昇。又青玉壇2>、洞靈源3>、光天壇4>,悉5>是福地。五嶽作鎮,皆有高真統治,蓋以導雲雨養萬物,惠群生者也。 〔注解〕 (1) 朱陵洞:道教中所謂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為上仙所統治之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 (2) 青玉壇:道教中所謂七十二福地之一,為真人修行得道之所。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南嶽祝融峰西,青烏公治之。」 (3) 洞靈源:道教中所謂七十二福地之一,為真人修行得道之所。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南嶽招仙觀觀西,鄧先生所隱地也。」 (4) 光天壇:...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的人物是一輩子勞勞碌碌、做牛做馬的「種田人」。由於教育匱缺、文盲充斥、耕作方式落後,特別是異族統治、自然災害和傷疾病痛等天災人禍的侵襲,這時的台灣農村呈現一派貧困艱難的景象。例如:〈跛腳天助和他的牛〉中的天助家無恆產,僅靠著一駕牛車維持一家生計,其命運正和那勤快、老實卻最後累死於勞役之中的牛相當相似。〈金樹坐在灶坑前〉中的金樹夫婦,由於毫無節制地生養了十多個孩子,飽受窮困煎熬之苦。作者滿懷悲憫和同情,描寫農村和小鎮的衰敗、農民和市井小民維生的艱辛,其原因之一在於他覺得這些故事有它們的一些特殊意義,想藉由寫作留給妻子...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象。早年家居昌穀,其地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徵調運輸所必經,達官貴人所往來,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瞭解,給早熟的詩人提供了創作素材。後來旅遊南北,出仕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污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一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一類詩篇,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諷刺唐朝宮廷酣歌宴舞,夜以繼日的佚樂生活的,如《秦王飲酒》;隱約反映宮廷事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批...
循表涉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現在也變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據法令制度來進行,修訂法令制度要隨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因此,統治過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們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時代形勢不一樣了。所以說:好劍只要求它能斬斷東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鏌;好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驥驁。完成功名,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標啊。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寶劍從船上掉到水裏,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裡是寶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從他刻著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打撈寶劍。船已經走了,但劍沒有動,這樣尋找寶劍,不也是很糊塗...
冷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瀾、匈牙利,以及在西元1948年共產黨奪權後的捷克斯洛伐克。而南斯拉夫雖是共產國家,但始終拒絕蘇聯的統治。而西方陣營包括美國和受到美國馬歇爾計畫(註2.)經濟援助的歐洲國家。西元1949年,北大西洋組織成立。此一軍事同盟把美國、加拿大和西歐國家聯合在一起,並允許美國在歐洲部署核子武器。西元1955年,東方陣營藉由華沙公約(註3.)組成軍事同盟。歐洲從此分裂,除了瑞典和瑞士仍舊保持中立外,每個國家必須餐與這兩大陣營之一。 經過所謂的冷戰,是指美國及蘇聯間從未正面衝突,而是經由其他國家所造成的戰爭。兩國第一個對抗地區在歐洲,...
偏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去原有的統治地區,而偏處苟安於部分領土。[例]東晉因北方的胡族入侵而偏安江左。
越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趁日本投降的機會,趁機建立政權。但是另一方面,原殖民國法國為重新統治越南,於西元一九四六年起和越共爆發戰爭。在法國戰敗的情況下,一九五四年法、越簽訂停戰協定,在日內瓦會議決定沿北緯十七度劃越南為南、北兩部,北越由共產黨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簡稱北越)統治;南越則於一九五五年由吳廷琰成立越南共和國(簡稱南越)。分治的局面並不穩定,北越不斷派遣軍事人員南下進行煽動與武裝顛覆。一九六○年南越共產勢力組成「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整合南方各種反抗力量,從事游擊戰。美國為防止共產主義散播,持續擴大軍事介入,高峰時期有超過五十萬美軍在越南作戰,雖損失慘重卻始終無法得勝,國內反戰情緒因而高漲。一九七三年各方在巴黎簽署停戰協約,美軍從南越撤出,由南越軍隊承擔作戰任務。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南越政府投降,南、北越復歸統一。
西發里亞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為反對皇帝專制統治和強制推行天主教而起,開啟三十年戰爭的序幕,至一六四八年簽訂西發里亞條約而結束。內容是法國得到亞爾薩斯的大部分,而瑞典、巴伐利亞等國也擴大領土,承認荷蘭和瑞士獨立,確認德意志諸侯的主權,加強帝國議會的權力,削弱皇帝和選侯的權力,規定天主教、路德宗、喀爾文宗信徒均享有平等權利。使得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法國雄霸歐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