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釐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劃清。如:「釐清字義」、「釐清頭」、「釐清界限」。
懷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有才能卻際遇不佳,不受重用。[例]他因為懷才不遇,言談之間總是流露出抑鬱難平的情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恍然大悟」及「豁然貫通」都有領悟了解的意思。 「恍然大悟」側重於猛然醒悟的理解,通常帶有驚嘆的情;「豁然貫通」側重於對事物全盤了解。 恍然大悟 豁然貫通 辨似例句 ○ ㄨ 聽了妻子的說明,他才~,說:「原來事情的真相是這樣!」 ㄨ ○ 我親自到埔里參觀了手抄紙廠之後,對宣紙的製作過程才~。
移情與反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闡述四種反移情類型:(1)特定議題型(issue-specific):對特定話題產生迴避、負向,或情高漲的反應;(2)特定刺激型(stimulus-specific):對個案的外在或人格特質產生迴避、負向反應,或情升高;(3)特定特質型(trait-specific):諮商師對人通常會有的習慣性反應,如:鼓勵依賴或尋求認可;(4)特定個案型(client-specific):對個案特定的行為或關係模式有所反應。上述前三種反移情發生時,諮商師必須...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人周密曾評論此文,認為晁補之這篇文章,就像蘇東坡的〈赤壁賦〉,憑藉客觀的地理環境,興發文人主觀的思情懷。此處引述〈北渚亭賦〉的這段文字,便是晁補之感嘆仕宦生涯其實就像經商,總是居無定所、四處流離。也猶如戰國時代的說客策士,周旋於各國之中,早上在秦國,晚上卻又到了楚國,為求生計四處遷徙飄蕩,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動向,對未來既是茫然又是無奈。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從典源中摘出用來比喻人東飄西蕩,行蹤無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煩雜、不安寧。如:「心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息、感嘆。《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風。」[擬]參見「欸乃」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心思、思。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衛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憂傷思糾纏難解之處。如:「鬱結」、「心有千千結」。唐.韋莊〈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詞:「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